索引号: 002943395/2025-92419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5-04-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解读《海曙区数字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5-04-15 15:56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一、制定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按照“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理念,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推进政府治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进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建设,建设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加快完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区域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水平,加快打造最富活力、最有品味、最具温度、最为协调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一流强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

二、重点任务

海曙区数字政府将依托宁波城市大脑构建海曙平台,并按照浙江省“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架构,重点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等六大类一体化集成应用体系,统筹建设数据驱动、业务联动、支持基层、特色创新的业务应用。

(一)打造一体智能的公共基础平台

持续升级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加强政务外网终端安全防护,实现终端安全可信接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完善电子政务内网,进一步提高网络可靠性。整合海曙区物联感知资源,做好海曙区物联感知网络建设,对全区各类感知设备提供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监控、智能预警,为行政执法、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水利湖泊、生态环境等关键场景应用提供综合感知能力。

依托宁波市“851”应用体系,建设完善海曙数据仓,形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海曙分平台,强化区内各种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最终形成本区特色数据库,包括主题库、专题库以及部门和镇乡数据仓。继续优化完善各类业务数据的数字化建设,包括人口、法人、空间信息、信用、电子证照等。

在海曙数据仓基础上构建“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通过宁波市城市大脑提供的大数据服务能力增效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展示、分析与决策,发挥大数据资源的作用与价值,提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数据交叉比对、关联挖掘和趋势预判,进行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建设海曙各领域特色数字驾驶舱,推进“多屏合一”,实现“一屏集成”“一屏通览”。

(二)打造科学高效的经济调节应用体系

对接省市经济调节领域重点应用,聚焦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公共基础数据、企业生产数据、供应链数据、消费服务数据、贸易流通数据的融合应用,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

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双循环枢纽、区域协调、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三农”发展等经济运行管理专业应用,加强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能源、国资、商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并强化监测过程中的智能化、可视化应用。探索发展海曙区域公共品牌(数字化),实现三产联动。

(三)打造精准智慧的市场监管应用体系

重点落实基层日常监管责任,基于工业和数字化、市场监督、发展改革、科学技术、自然资源(房管局不动产登记)等多个局办的数字化业务应用,提供数字化能力支持,打通企业数据主体库,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物品、重点企业的数字化监测,准确及时预警潜在风险,提高监管即时性和灵敏度。加强食品安全的溯源管理,建立事前预警、应急指挥、事后处理体系,加大公众监管参与力度,提升部门协同监管能力。

(四)打造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继续深化“放管服”服务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拓展“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范围,构建海曙区基层业务自循环的“最多跑一次”平台,制定秒办清单。改善“营商环境”,推动企业“一件事”集成改革扩面,推进营商环境市场活力应用。

在全面应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移动APP基础上,重点配套开发支撑辖区微服务应用系统和特色群体服务系统等,有效发挥数字化在教育、医疗、社区、养老等服务中的作用,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数字化创新成果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监管统筹的移动化、整体化、普惠化、人性化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数字化进程以及便捷程度。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形成先富带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发展乡村振兴、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旅游、法律服务、公共交通、社区服务、全民健身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数字化惠民应用,迭代升级“81890”生活通市民生活数字服务应用。探索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出行、旅游、文化体验等领域“一卡通”。

(五)打造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应用体系

围绕整体智治,高水平打造社会治理标杆地。加快建设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体系,推动“风险管牢、治安良好、参与多元、兜底管理”,打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打造海曙社会治理品牌。党建统领的高质量整体智治体系初步建成,法治海曙、平安海曙、清廉海曙建设一体推进,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更加完善。

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和网格迭代升级,梳理拓展群众和企业办事“一件事”集成协同场景,推动基层治理领域体制机制、业务流程的系统性重塑。镇(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断优化,“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和“邻理家”基层民主协商模式深入实施,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围绕精准管理需求,加快发展安全生产、城镇和农村房屋安全、宗教事务管理、交通治堵、水利、市政设施运行等各方面的数字化专业应用。完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应用。建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立覆盖全区的综合指挥体系,提升重大事件应急协同指挥水平,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现城市管理运行状态的全面可视和监测。

综合集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社会主义法治全过程,推动法治建设重要领域体制机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系统性重塑。加强人大立法和监督的数字化支撑,服务于人大代表履职。打造集委员沟通、信息发布于一体的智慧政协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政协业务数字化。建立公众参与平台,调动公众参政议政,推动其知情权等的数字化表达。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等建设,提升数字法治发展水平。加强政法综治业务协同,建立辖区社会风险分析研判系统。

(六)打造协同联动的环境保护应用体系

与省市相关系统配套,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动生态环境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突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具体业务数据与空间数据深度融合,空间数据深入挖掘应用。建设辖区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系统,加强对卫星遥感、无人机以及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等的应用,并和生态监测物联网结合,汇集生态环保、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的基础信息,构建空天地一体、全面协同、智能联动的生态环境数字化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智能分析、预判、发布,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互联网+生态文明”深度融合。

(七)打造整体智治的政府运行应用体系

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全面有效对接省、市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在“制度”“治理”“智慧”三个维度纵深推进。拓展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场景。创新探索智慧党建、文明城市智慧管理、代表钉、四项监督一体化协同平台、基层公权力监督平台等一批多场景多业务协同的应用。开发“一件事”协同模块,不断梳理集成并上线更多的机关内部“一件事”。推进智慧督查平台建设,对接“浙里督”系统,完善党务政务批示件办理、党务政务重点督查等业务模块。建设数字化绩效考核平台。

推进“主要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明确区级主要领域,统筹推进各领域各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逐步纳入综合应用,先行推进党的建设、人大工作、政协工作、纪检监察、宣传思想、统战工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群团工作、机关运行、镇(乡)街工作等多个领域,并逐步丰富完善核心业务事件组。

对接“浙政钉”平台,全面推进移动办公,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精简高效,推进跨部门、跨地域、跨系统、跨层级和跨业务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最多报一次”改革,推动机关内部部门间非涉密事项接入系统,上线事项原则上实现网上办。推动视频会议、智慧统计、决策分析等数字化应用,辅助政府创新工作模式,提升行政效能。

三、解读机关

解读机关:区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574-89297404


原文:海曙区数字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