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工作者既是前沿技术的开拓者,也是科学精神的播种者。他们以实验室里的千次实验筑牢发展根基,用通俗有趣的科普活动点燃全民科学热情,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既有高度,更有温度。
在第九个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海曙科技 闪耀征程”专题,深入海曙各个科研角落,聚焦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通过他们的故事,探寻海曙科技创新的蓬勃力量,领略科技工作者们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风采,共同感受科技创新为海曙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傅博:AI赋能“驯服”无形,重构工业安全边界
自如地在半空来回穿梭,“千里眼”“顺风耳”各显神通。近日,记者在中国石化镇海基地见到了刚刚上新履职的飞索智能巡检机器人。
“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架机器人,已经实现了1.2万平方米球罐区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智能巡检,并通过‘现场感知层+AI运算控制层’的协同架构重塑了罐区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宁波欧熠乐科技有限公司CEO傅博告诉记者。
2023年,傅博凭借自主研发的“非制冷传感器+AI算法”的创新方案从海外落地海曙,成立宁波欧熠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将硬件成本从数百万元压缩至十余万元,更成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其产品目前已覆盖国内大型石油化工园区和中东油田。
2024年入选浙江省经信厅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名单,印证出傅博对“技术普惠”的执着追求。
拥有机械航天工程博士学位的傅博,曾在顶尖科研机构和公司深耕AI机器学习十年。
2016年,他敏锐捕捉到图像识别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潜力。“传感器能采集数据,但如何精准分析?”对这个疑问的求索,令他在2018年成功实现AI机器学习与光学气体成像(OGI)技术的全球首次融合,研发出首个光学气体量化监测系统。不过,技术突破并未让傅博止步。
2020年推出首代AI+OGI产品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后,他毅然选择创业:“中国能源市场规模超万亿,但核心检测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认识到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和需求,欧熠乐于2023年初在海曙落地生根。
创业初期总是困难重重。“如何在低成本框架内实现系统落地”的核心问题引导傅博团队开创性地采用AI算法补偿硬件性能,打破传统OGI技术对高成本制冷型传感器的依赖。
在无数次迭代后,团队最终攻克底层故障频发的技术瓶颈。甲烷泄漏AI+OGI量化检测系统实现“两秒图像反应+快速报警”的行业突破,在国际权威测评中,该系统的“低误报率”和“探测可靠性”均名列前茅。
自欧熠乐落地海曙以来,区科技局量身打造的“政策+人才+场景”三维赋能体系,更加速了该技术申报我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
站在技术高地,傅博正将视野投向行业生态的重构。
目前,欧熠乐研发的产品涵盖无人机式、机器狗导航式、慧视算法盒等多种形态,加之正在着手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搭载系统,构建起“空—地—海”全场景巡检网络,同时依托公司建立的国内领先的气体释放测试实验室,将应用场景拓展至农牧业、垃圾处理等新领域。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将推动AI+OGI技术从‘创新产品’发展为‘行业标准’。”在傅博的规划蓝图里,既有区标、行标到国标的阶梯式标准体系建设,更包含碳交易生态的底层架构,通过精准量化泄漏数据,助力工业企业将环保投入转化为碳汇收益。
从实验室到产业链,这场由AI驱动的“静默革命”正在重塑工业安全的边界。傅博团队的技术突破轨迹,不仅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创新实力,更为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全媒体记者李洁 顾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