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巷里觅星火 世纪光影照三市
时间:2025-04-03 11:11 来源:南门街道 浏览次数:

梨花风起近清明。4月2日,周江岸社区三市社坛文化馆"名士风华"系列特展推出新篇——《赤魂留影:家门口的红色电影大师袁牧之》。社坛在当天也邀请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袁家老宅昔日守护人、凌氏的后人。他将为现场三十余位闻讯赶来参展的党员、退役军人、未成年人分享这位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的千面人生。

活动伊始,凌家后人作为故居曾经的守护人在三市印记馆内与大家分享了袁牧之故居的前世今生。“这张民国的袁宅契书,清晰写明了抵押原由。”凌老师捧出珍藏的泛黄房契,引导孩子们辨认契书上褪色的墨迹。"袁家典当祖宅资助袁牧之求学,绝非一时冲动——"随着凌老师的深情讲述,在场三十余位居民的瞳孔中仿佛映出百年前的南塘河,少年袁牧之挎着蓝布包裹,在船橹声里驶向光影交织的时代洪流。之后几十年里,他从上海左翼电影运动到延安纪录边区军民,一直用镜头为中华民族立传,为党的宣传事业留下珍贵影像火种。

随后大家跟随着凌老师的指引,队伍步行穿过青石板巷,抵达位于杨家桥贰号的袁牧之故居,带大家参观袁牧之少年读书成长之地。这座见证了艺术家少年读书时光的古宅内,此刻摆满了历史的档案,参展者从一张张历史的影像照片中看到《风云儿女》里铁蹄下的呐喊,看到《延安与八路军》中窑洞前的星火,更能感受到是南塘河的流水渔歌、三市赶集的烟火喧嚣,滋养了袁牧之观察底层人民生活的艺术直觉。

社区书记陈鲁文在最后表示:"这间老宅保护的不止是砖瓦,更是中国革命文艺星火燎原的证明。希望年轻一代记住,民族的根脉不仅藏在山河间,也在这些镌刻着奋斗者足迹的老宅里。周江岸社区将持续挖掘本土红色资源,让革命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激励更多人成为"为人民而奋斗"的精神火种传递者。”

周江岸南塘6.jpg


周江岸南塘5.jpg


周江岸南塘4.jpg


周江岸南塘3.jpg


周江岸南塘2.jpg


周江岸南塘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