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显身手正当其时”③丨优质的营商环境如何炼成?
时间:2025-04-03 16:55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春风吹来,众多海曙民营企业家为之振奋,“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已成为他们的共同信念。本端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展现我区各部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舞台上的创新和干劲。


全媒体记者邱馥琛 通讯员华娓娓 钟瑶 蔡子慧

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犹如土壤之于树木,直接关乎企业的茁壮成长,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活力与未来图景。

海曙区积极主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探索前行,通过巧施“加减法”、提供精准服务以及推进整体政府建设等多方面举措,为企业减负增效,激发市场蓬勃活力,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减法助力降本增效,加法赋能培育生态】

“原本要从宁波飞回喜德去办,现在1个小时不到就在网上办结了。多亏了你们在中间协调沟通,效率真高!”来甬创业的谢先生点赞海曙区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业务的高效。

4.jpg

目前,海曙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机制与上海、江苏、安徽三省实现跨省通办,并与四川喜德、安徽五河等13个城市签订政务服务联盟合作协议,能够办理房屋抵押、社保卡申领等582个个人事项和企业变更、个体工商户开业等56个企业事项。

“负担减轻了,马车才能跑得更快,企业经营也是一样。”海曙区营商环境办相关负责人说。在给企业“减负”的路上,海曙区多管齐下,成效显著: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信用免保制度,年均释放企业资金12亿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通过“村易通”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交易成本下降 65%,激活农村资产超20亿元;司法领域完善“并案联审”机制,涉企纠纷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71 天……过程简约透明,时间资金节省,海曙区在流程环节上做“减法”,为激发企业活力迈出了坚实一步。

5.png

与此同时,海曙区在对企服务上也不遗余力地做好“加法”,精心培育优良的产业生态。在栎社机场旁的海曙科技大市场,由博士、硕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分析与市场运维互补的“定制”方案,并积极搭建校企沟通合作桥梁。2024年,海曙科技大市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9个,累计走访企业103家,挖掘技术需求115项,为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宁波君璟增材技术有限公司等提供了公司注册、落地等一站式服务。

此外,海曙区推出的“企情联络员”机制也深受企业好评。由基层商会、辖区企业派专人担任的“企情联络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遇到的困难及诉求,并及时协助解决。东海集团就曾因年后用工难导致大量订单积压,横街商会通过“企情联络员”获悉企业困境和诉求后迅速行动,帮助企业引进急需人才,高效完成了一批销往比利时的2万只高精度机械计量水表订单。截至目前,海曙区“企情联络员”队伍已覆盖近200家企业及商会,节后累计反馈企业问题建议30余条。

【精准画像强服务 无事不扰有温度】

“没想到真能成功!”获得银行授信1500万元后,宁波市海曙区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十分高兴。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提供先进医疗设备的企业,因为成立时间较短、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在贷款审批时遇到了困难。海曙区工作专班识别其技术优势后,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辅导企业成功入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出面召开银企融资对接会,最终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海曙区始终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曙区积极构建企业画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需求和潜在风险等信息。

6.jpg

同时,海曙区还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减少检查频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降低了对企业的干扰,并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诉求响应机制,无论是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还是融资难题,企业都可以通过线下“政企会客厅”以及线上“海企办”等渠道获得及时、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深切感受到了这份温暖。“自2018年落地以来,海曙区一直非常重视我们,多次上门宣传讲解政策,帮助我们引进培育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人才1人。”众远新材料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在前进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研发创新至关重要,而背后又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截至2024年底,区科技局协助我们争取人才、科技经费支持约2000万元,帮助我们不断发展。”

【系统集成优治理 全域协同聚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此,海曙区于2024年提出了整体政府设计的理念,通过整合资源、协同联动,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我们首先打造了办事整体集成平台。”海曙区营商环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迭代升级后的“海企办”平台将汇集全区涉企服务资源,实现全量政策可查询、全量事项可办理、全量诉求可流转,预计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上线,“目前该平台已整合基建项目服务、81890惠企政策、‘翠知创’知识产权服务、‘海信服’公共信用修复服务、招投标服务、普惠金融等6大企服资源,不仅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7.jpg

此外,海曙区在全市首创了事项整体流转体系,在信用修复领域开展多部门协同联动试点,率先在线上通过数据跑腿实现“一处受理,处处修复,多次复用”,线下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信用修复“一件事”综合办事窗口,提供咨询、受理、指导、帮办服务。各职能部门在收到信用修复申请后,于30分钟内做出响应,并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同意修复意见或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步反馈至当事人和信用服务机构。该体系正式上线一个月来,已收到并处理企业申请300余条。

“除了‘事项整体流转’,我们也加快落实‘项目整体服务’。”该负责人表示,海曙区试点推动企业投资项目“一件事”流程再造,整理75个审批事项和十三类48项中介服务事项办理相关要素,推出了审批四个阶段“一阶段一件事”服务。接下来,海曙区将加快“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之家”改造,计划打造4个会商会审室、1个综合咨询台和1个专家坐堂台,方便项目业主获取综合咨询和专业咨询。

从“跨省通办”的数字化突围,到“政企会客厅”的精准对接;从信用修复的温情服务,到整体政府的系统变革,海曙区正以改革创新的勇气重塑营商环境新生态。2025年,海曙区将继续以“绣花功夫”精心雕琢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提供更全面的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