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崔宁 通讯员钱婕 李敏
既是智慧与技术的比拼,也需毅力与决心的支撑。4月20日,随着人工智能与安全两个赛道的一二三等奖名单公布,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首届CCF算法能力大赛(CACC)总决赛也缓缓落下帷幕。
从去年12月的区域赛到今年4月的全国总决赛,这场剑指未来产业发展、历时约5个月的“超级头脑风暴”,在为全国高校学生搭建起技术实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为海曙这片创业创新热土注入新动能。
【放眼未来,该出手时就出手】
日益智慧的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尤其人工智能浪潮以引领之势席卷全球之下,各行各业对技术支持的需求只增不减。在此其中,发挥着“核心关键”作用的算法技术尤显重要,人才更成各方“必争之地”。
海曙果断出手。
目前,海曙以翠柏里创新街区等创新载体为抓手,汇聚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及企业,搭建起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底座”。
准备充分,放“大招”。出于对海曙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好、政策支持大、营商环境佳等优势的看好,去年5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与海曙区启动算法人才培养全面合作。专家、高校、技术、人才、企业、资金等资源集聚之下,具有强大专业支持阵容的CACC应运而生,向国内外算法人才发出邀请。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比赛内容方面,以全国总决赛为例,不仅划分人工智能和安全两大赛道,16小时的赛题更涵盖基础算法、拓展算法、工程算法等内容,不仅考验理论知识是否扎实,也对是否具备具体应用性提出要求;
专业保障方面,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院士和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并有一众“大厂”全程参与到出题、阅卷等赛事各环节;
生活保障方面,CACC全程免报名费,并提供免费的住宿、餐饮等保障,其中现场比赛过程中,午餐更贴心选择了年轻人喜爱的汉堡餐饮品牌,在无形间拉近与青年学生的“心距离”。
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也就此展开。
【高手如林,风风火火闯题关】
免费且周全的保障,互动交流的机会,新颖的赛题设置,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这些吸引了大批有志于未来在算法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青年学生参与报名,向海曙奔赴而来。
去年10月,赛事消息一出,参与热情与话题热度迎来双高:在不到30天的报名时间里,共有来自全国1240余所高校的1.16万名在校学生以及部分计算机领域从业人士报名参加,其中硕博以上学历者占比约18%。在部分社交平台上,请教比赛经验、相互鼓励打气、区域赛复盘甚至讨论赛事免费伙食的帖子不在少数,IP属地显示来自全国各地。
部分参赛选告诉记者,自己是通过同学群、学校宣传、官方网站、热门社交平台等渠道了解到这场比赛,不少志同道合者一报完名,便当即组建或加入线上聊天群,兴致勃勃地就算法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题目解法等展开讨论。
高手如林中,更有“技术大神”闪现。赛事规格高、专业程度高、挑战难度大,这更激发了其挑战攀高的热情与斗志。
在4月18日至20日的全国总决赛中,部分参赛选手同时参加了两个赛道的比赛,更有甚者一口气斩获“双奖”。
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吕耀维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热衷于参加国内外各类算法竞赛的“技术迷”,去年听说此次CACC将推出更具实践操作意义的新题型,这当即引起了他的兴趣并立即报名。而当“闯”入全国总决赛后,他更决定同时挑战两个赛道。
“无论是工程题还是AI题,都对参赛选手提出了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更高要求,这很好地搭建起了竞赛与实际产业之间的联系桥梁,具有现实意义。”吕耀维说。
“能感受主办方的热情和用心,全程免费并且还有丰厚的奖品……希望未来多一点机会线下参加比赛,也希望ccf越来越好,宁波海曙人才济济。”4月20日下午,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名为“今夕”的总决赛参赛选手发表了这样一则帖子。
青年人才对专业的专注认真,对城市发展的认可与期待,也从字里行间流露而出。
【手慢则无,你要我要全都要】
科技产业快速更迭之下,优质青年科技人才“手慢无”,对此,不少企业也借力赛事所搭建的平台,采取更为主动的方式争取人才。
“大家热情高涨,分论坛活动现场互动反响很热烈。”在全国总决赛的最后一天,来自区内外的一众院士专家、企业平台负责人及青年科技人才现身主论坛及分论坛活动,与500名总决赛参赛选手进行面对面交流。当记者在电梯间碰到CACC组织委员会主席徐建昌时,他正忙着与各方联系,希望分论坛的部分主讲嘉宾能适当“加时”,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满足青年学生的求学心愿。
与此同时,甬水桥科创中心、明基(BenQ)等区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及企业也在现场设置展位,不仅展示企业的最新产品,并主动向参赛选手进行自我推介“求互关”。
“我们对在海曙开展的这一算法大赛十分感兴趣,因此也积极为赛事提供部分专业设备支持。因为这不仅是推广品牌的平台,也能为企业吸引更多计算机专业的优质青年人才。若明年继续举办,我们也将加大活动支持力度。”明基(BenQ)相关工作人员说。
而随着全国总决赛成绩的“新鲜火热”出炉,新一场人才“抢夺战”也悄然打响。
徐建昌透露,已有企业初步表明意向,愿推出月薪3万元的实习岗位,以吸引全国总决赛前100名获奖选手。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也将联动区内相关部门,持续优化科创、产业、人才等方面配套支持政策,让人才放心发展。
这样的诚意与热情,也让参赛的青年人才将未来发展的视线聚焦到宁波。
“我周三上午上完课就赶来宁波,在比赛前先参观并游玩了一天半,无论是氛围环境,还是未来发展前景,宁波给我的感觉很不错。”同样“斩获”双赛道一等奖的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陈君林说,“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来宁波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