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崔宁 通讯员钱婕 李敏
4月20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首届CCF算法大会主论坛活动在海曙举行。现场,3位来自国内新兴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聚焦人工智能、算法等话题,围绕前沿技术应用、行业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解析与分享。
“菜谱就是一种‘算法’,只要按照菜谱等方法做,就能做出对应的菜。”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委主任王元卓抛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观点。在以《AI for算法设计:从科幻走向现实——未来AI能否为我们自主地设计算法?》为主题的报告中,他以《流浪地球2》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国内外科幻电影、科幻小说等为切入点,围绕“科幻中的AI”“现实中的AI”和“未来的AI”这三方面,不仅通俗易懂地阐述了算法的底层逻辑,还科普了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路线,即从手工总结到自动学习、从离散符号到连续参数、从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的总趋势,生动而迅速为大众搭建起了解算法技术的“阶梯”。
操作系统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基座,已经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在题为《万物智联时代的操作系统与OpenHarmony实践》的主题报告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委陈海波认为,操作系统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的“中枢神经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对下牵引半导体产业链,向上服务终端用户与开发者,是提升性能、打造竞争力等的关键。基于此,OpenHarmony(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项目)应运而生,塑造技术、生态、人才等优势,打通了消费终端和行业终端在技术和生态上的互联互通,为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技术演进持续赋能。
在人工智能引领全球产业新发展的过程中,青年人才是重要力量。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褚健以《年轻人是创新的核心力量》为报告主题,他认为,宁波制造业基础好,而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将为本土产业带来更多发展可能。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城市的支持,也需要青年人才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对此,他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历程、成果亮点及未来新趋势进行分析介绍,并援引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真实案例与在座听众进行分享,不仅表达对青年人才的关切与鼓励,亦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