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邂逅新科技,海曙师生共绘春日“筝”情
时间:2025-04-19 08:28 来源:人大政协岗 浏览次数:

4月13日,海曙区古林镇茂新村的天空上方“漂浮”着许多风筝,2025年海曙区“曙之光”教职工风筝制作放飞活动暨“海之梦”学生风筝制作放飞活动在那天举行。活动现场成了科学创新、劳动实践、艺术创想相结合的“移动课堂”,全区百余名师生以非遗技艺为骨、以科技创新为翼,共同演绎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活动以“扎、糊、绘、放”四项非遗传统技艺为核心展开。师生化身“手艺人”,以竹篾为骨、宣纸为肤,精雕细琢风筝骨架,再以传统水彩技法绘制出有宁波文化主题的特色图案。

“每一道工序都需静心打磨,这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工匠精神的传递。”参与制作的老师感慨道。

当非遗遇见科技,风筝被赋予了全新生命力。师生将环保材料、智能设备、科学创想融入创作。比如古林镇中心小学风筝社团成员将AI软件制图技术、喷墨打印等现代技术融入传统风筝技艺。“科技让风筝‘活’了起来,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一名参与学生兴奋地说道。

据了解,放飞的风筝不仅有造型各异的传统风筝,如场地放飞的沙燕风筝,寓意吉祥的蛇年风筝,还有现代感十足的运动风筝。运动风筝也称为竞技风筝,可单人飞,也可团队操作,放飞后变化出各种特技造型。

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既让非遗“潮”起来,也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行合一,这正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海曙区将持续以创新形式活化资源,让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在双手中焕发新生机,为培育兼具文化自信与科学素养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