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街道试行临街商铺“外摆区”提升街区“烟火气”
时间:2025-04-17 10:05 来源:鼓楼中队 浏览次数:


4月16日,鼓楼街道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试行临街商铺“外摆区”,并发布《鼓楼街道临街商业“外摆区”实施导则(试行)》。

鼓楼街道是千年罗城、明州子城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商户资源,辖区内创业人才集聚,各类商业主体活跃。街道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周边商户对放开外摆、精准治理的呼声也较为强烈。在此背景下,鼓楼街道加快历史街区整片焕新,并放大区块有底蕴、街巷有流量的优势,探索临街店铺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鼓楼街巷的“烟火气”。

据悉,鼓楼街道鼓励商户开辟店门口的小块区域进行装饰焕新,结合自身的店铺特色、挖掘鼓楼的传统魅力,装扮临街风景,树立一个个鼓楼的独特地标。同时,街道将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向上对接,整合诸如区政府南广场、Z-Corner、鼓楼沿等场地和人力资源,丰富各类新型文化社交空间,融合“夜到海曙”以及各类文创市集、非遗市集、文化活动,为辖区企业和商户提供摆摊展示、商品售卖、品牌宣传的窗口和渠道。

商铺究竟该怎么“外摆”?《鼓楼街道临街商业“外摆区”实施导则(试行)》从实施原则、设置要求、日常管理、备案流程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对沿街店铺外摆进行指导,并通过“备案+联审”机制简化流程,实现3个工作日内快速响应。

导则以“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为原则,通过划定范围、明确标准、强化管理,既支持特色小店发展,又保障公共秩序与市民权益。重点面向咖啡馆、文创店、轻餐饮等业态,打造有文化、有温度、有秩序的街区外摆场景。

在区域界定上,导则要求备案商铺严守“六不”红线,不占车道、不挡通道、不压盲道、不排油烟、不生噪声、不扰居民。同时“外摆区”设置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文明城市创建等要求,坚决做到规范经营、文明经营。

在氛围布置上,街道鼓励遮阳伞、桌椅等设计融入罗城文化、鼓楼元素,与街区风貌和谐统一。要求店面外摆区域及相应设施需维持整洁美观,绿化花钵需定期养护,该维护工作需由运营主体承担。鼓楼街道城建办、鼓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对“外摆区”进行日常指导及动态管理。

此外,导则还引入了“退出”机制。出现“外摆区”设置和日常管理与备案不符,经责令整改后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经营者拒不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对其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的;经营者有其他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行为等情况的,已经备案的商铺将被撤销备案资格。

例如,严禁设置音响、喇叭及明火设备,油烟排放需符合环保要求。鼓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物业每日巡查,市民也可通过在线平台举报。若发现扰民行为,责令立即整改,严重者撤销备案资格。

在申请备案时,商家还需签署承诺书,承诺无条件服从应急安排。例如,台风天需撤除外摆设施,重大活动期间暂停外摆行为等。街道会提前发布通知,物业协助执行,确保公共安全与秩序。  

下一步,鼓楼街道希望通过逐步铺开的各类举措,推动鼓楼街巷经济不断发展,在现有轻餐饮、文创业态基础上,试点引入非遗手作、夜间经济等新场景,并探索节假日临时外摆备案机制。同时,结合秀水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永寿街片区梳理,打造“外摆+文旅”示范带,推出“罗城巷美”主题市集,联动鼓楼沿步行街、孝闻街等节点,形成“一街一景一特色”的消费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