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球场,"边角料"地块焕发青春活力
时间:2025-03-14 16:06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全媒体记者蔡迪 通讯员黄扬

这两天,横街镇东村文化礼堂西南侧新落成的篮球场上传来打球、喝彩之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三个月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堆满碎砖的闲置地块。

3.jpeg

(改造后)

“以前这里是不临街、不规整、不好用‘三不沾’地块。”当地村民水柯鑫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存留的旧照。照片里,扭曲的钢筋与混凝土碎块间,野草从破损的塑料布下探出头,与周边白墙黛瓦的新农村景象格格不入。

为了做好这块土地的治理,东村在前期做了不少功夫——村委会通过座谈走访,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和建议。很多村民提出了运动空间较少,希望修建篮球场等公共健身场地,并提出“夜间灯光”“防滑地面”“观赛区”等37条建议。随后,通过上级政府补助、村集体出资等渠道,募集了30余万资金,用于篮球场建设,让高标准建设不再停留于规划。

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600平方米的球场采用专业硅PU材质,东西两侧各设5米高防护网,8组双人座椅沿边界排开,8个防眩目led大灯夜间定时开启。东村支部书记江科达介绍:“篮球场内,还配置了可移动式羽毛球球网,让这块场地功能更加丰富,让村民享受多彩文体生活。同时也借篮球场项目契机,整修了地块周边的停车场,村民们停车更加方便了。”

4.jpeg

(改造前)

改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球场以及附近的区域已变得热闹非凡,少年们在场内挥汗如雨,妇女们跟着跳健身操,老人们坐在休息区观赛闲聊……

“小地块承载着大民生。”横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村的蝶变正是横街镇乡村振兴工作的生动注脚,未来该镇还将继续鼓励各村(居)激发闲置地块潜力,建设农家书屋、百姓健身房、乡村咖啡屋等各项文体设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