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812/2025-9061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龙观乡 | 发文日期: | 2025-02-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观乡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严格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要求,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现将2024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建统领压实责任,筑牢法治根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及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乡党委会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工作局面。
(二)切实抓牢关键少数,建强法治队伍。常态化开展国家工作人员观看庭审、“四明云法庭”学习等活动,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深入推行公职律师制度,提高机关干部行政执法证持证率,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乡现有2名公职律师,36人持浙江省执法证,执法证持证率75%。
(三)矛盾化解定分止争,用好法治良方。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年乡各级调委会共化解矛盾纠纷48起。推行“锋领律师驿站”,为26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推进法治服务叠加增值,开展“线上+线下”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等,为企业提供多元服务。配齐法律顾问队伍,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研究、重要涉法事务处理、重大执法活动分析研判等方面的作用,全年参与审查行政机关合同25件。
(四)普法宣传扩点盖面,增添法治氛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宪法、反诈宣传。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积极组织法律服务进村社、进企业、进校园,全年累计开展公益集市宣传、创客联盟公司法讲座、李岙村普法阅读会等普法宣传活动41场,公民法治素养稳步提升。
(五)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擦亮法治名片。创新发布全国首个乡镇级生物多样性友好行动计划,梳理完善工作十法,完成10个生物多样性地方标准制定,生物多样性友好项目获评长三角可持续创新奖、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挂牌成立全区首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强化法治思维,当好学法“领头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镇党委中心组学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领导干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强化责任担当,压实法治“风向标”。坚持做到“亲自抓、负总责”,以上率下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发展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绩效评估,把法治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构建全乡上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三、存在的不足
(一)法律意识长效化有待完善。将法治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和重点项目中的自觉主动性较弱,未能法治观念、法治思维、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仍需加强领悟法治政府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认识,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行政执法专业度有待提升。随着执法重心下移,基层执法工作领域广、量级大,对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能力有了新要求,乡干部行政执法证持证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理念有待从管理式、任务式、运动式向服务化、法治化、常态化转变。
(三)法律资源薄弱处有待破题。一是服务队伍单薄。龙观乡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当前通过聘请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以缓解法治资源需求,与社会和群众的要求有差距,供需脱节现象依然突出。二是服务层次单一。普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特色尚待发掘,需要进一步联动社会普法依法治理力量。公证服务、司法确认、法律援助等法律便民服务工作在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年度,龙观乡将对标法治政府建设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升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围绕群众法治需求,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构建职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提升。
(一)持续深学,以法治思想引领筑基。持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不断创新法治政府建设举措,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同时,通过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知识测试,加强机关干部对行政法规、党内法规等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全体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到遵守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坚持从严,以全链规范依法决策。严格按照宪法法律、党内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针对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重大行政决策等,发挥法律顾问的咨询作用,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兼顾公正与效率、实体与程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法治保障。
(三)高效服务,以载体创新精准普法。2025年是“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进一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管理、服务过程中精准普法,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平安、反诈等重点工作进行普法宣传;完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进一步运用共享法庭、公证E通等数字化法律服务,打通基层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