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44136/2025-90534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发文日期: | 2025-02-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4年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实施法治立局战略,全面提升市场监管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为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4年7月10日中国市场监管报刊发《宁波海曙努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一文,我局法治建设做法作为优秀作品得到展示。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改革新突破。以政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累计实有内资企业72536家,注册资本(金)6874.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14%。优化外商准入准营审批程序,“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项目成功纳入“2024年省级涉外法治改革”揭榜挂帅项目,并获评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发布“海信服”企业信用修复公共品牌,推出“海护航”信用融资品牌,全年累计帮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217家,获得经营性信用融资额度34.26亿元。
(二)突出创新赋能,推动知产体系新提升。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国首张知识产权管理国际贯标二级证书落户我区;宁波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海曙中心正式运营。“翠知创”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入选2023年宁波市知识产权十件大事;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列入全省涉企法治服务先行先试“一件事”;质押融资总额超54亿元,有效助力创新企业盘活无形资产。深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主持制定国际标准3项,出台全国首份乡镇层面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计划《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生物多样性友好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三)紧盯重点领域,推动风险防控新作为。部署开展“铁拳”“亮剑”“利刃”“药剑”等系列执法行动,共查处违法案件1048起,其中移送公安9起,10个案件入选省市级典型案例。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在省委改革办公布的营商环境晾晒评价指标排名中,我局牵头的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第一、二季度排名均列全市并列第一,全省并列第一,第三季度全省第22名。 优化提升食品快速检测质量水平,成功获评首批“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省级试点。作为全市唯一承担浙江省美妆品质商圈创建以及11 家放心消费化妆品经营单位的创建任务,现已通过省级验收。
二、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重视统筹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全局化。始终把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摆到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开展。领导带头学法4次以上,开展全员“学法考法”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全面推进科学依法决策,2024年出台规范性文件2件、重大行政决策1件,收到并按要求办结检察建议书1份。组织案件集体讨论41次,合计审核讨论案件961件次。
(二)完善执法保障,促进依法行政规范化。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及公职律师作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1名,截至目前共有23名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人员(2024年新增5名),其中公职律师14名(2024年新增2名),2名被区司法局特邀为行政执法监督员、法治监督员,1名被吸收为市律协行政法委员会成员,1名被吸收为宁波市涉外法治人才库成员。2024年我局6个行政处罚案卷被省市级评为优秀案卷,2023年、2024年执法质量评查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
(三)强化科学执法,力求矛盾化解实效化。持续落实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制度等七项行政执法措施,2024年全局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49件、减轻处罚案件293件,占案件总数的42.9%。2024年共收到195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26件(其中诉前调10起),在矛盾调解处理中注重争议实质,妥善处理多起疑难案件,有效化解败议败诉风险,2023、2024年未发生败议败诉案件,全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经验在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交流。
(四)强化普法教育,实现法治宣传多样化。印发《202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深化开展八五普法宣传,被省局确定为第二批“普法下基层”示范点建设单位,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法典、宪法宣传及市场监管领域专业法律知识等普法宣传。全局制作普法微视频9个,1个微视频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普法微视频评选中获评三类作品,1个微视频在2024年度全市行政机关“微视频”“微课程”创作现场竞赛活动获三等奖。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尽管在推进法治市监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业务能力与履职要求的差距仍然存在。市场监管整合了原工商、质监、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物价等职能,职能不断增加,基层面临监管执法领域快速扩大、工作量持续增加等难题。二是社会法治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普法宣传广度和深度还不足,法治意识还有待提高。
四、下步工作举措
2025年,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切实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局工作。
(一)把握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呈现新亮点。积极推进外资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开展企业服务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二)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推动安全保障取得新突破。筑牢食安防线,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守牢药械化安全,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守稳特种设备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平衡产品质量与效益,赋能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推动助企惠民呈现新作为。用“消费放心”提振“消费信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推动农贸市场、专业市场提档升级,谋深做实民生实事项目。
(四)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推动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加快“质优海曙”建设,加快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