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有序运转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中,综合行政执法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便是其中的典范,它以创新的理念和务实的举措,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执法部门仅注重管理的刻板印象,将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城市的秩序与规范,更以贴心的服务为市民和企业送去了温暖与便利,开启了综合执法领域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崭新篇章。
一、管理之基:严格执法,维护城市秩序
严格的执法管理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石,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立足自身管理职责,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将工作贯穿于城市管理的诸多方面。
市容市貌管理:执法人员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在海曙区的核心商业街——天一广场周边,这里人流量大、商家众多,经常出现商户为吸引顾客将商品摆放至店门外的人行道上,严重影响行人通行和城市美观的情况。执法人员每天都会定时巡查,一旦发现此类违规行为,便会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劝导和处理。他们会耐心地向商户解释相关规定,告知其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的整洁形象,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比如导致行人只能在机动车道边缘行走,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持之以恒的管理,天一广场周边乃至整个海曙区的街道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市民们走在街头,不再为道路拥堵和杂乱无章的景象而烦恼。
环境卫生监管:对于随意倾倒垃圾、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等现象,区综合执法局同样毫不松懈。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海曙区的全面推行,执法人员深入各个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了一系列细致的监督管理工作。在社区方面,以月湖街道梅园社区为例,执法人员会定期检查垃圾桶的设置是否规范,包括垃圾桶的数量、摆放位置是否便于居民投放等。他们还会在垃圾投放时间段现场监督居民是否准确分类投放垃圾,对于分类不准确的居民,会当场进行指导,告知其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如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具体区分方法;对于那些拒不配合、屡次违规的居民或单位,则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这种严格的监管,梅园社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大幅提高,整个社区的环境也更加清新宜人,为其他社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违法建设治理:在海曙区的一些老旧小区、厂房工地、高层建筑中,有时存在私搭乱建、破坏房屋结构等违法建设行为,不仅影响城市整体美观,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违法建设治理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战场,在打击违建行为上更是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高效的执行力。执法人员一旦发现此类情况,会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展开详细的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拍照、询问周边邻居等,以获取充分的证据。在依法对违建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并要求拆除整改时,执法人员还会耐心地沟通解释,向居民或建筑相关负责人说明违法建设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效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公共空间的合法权益。
正是这种对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为海曙区营造了一个规范、有序、整洁的城市环境,奠定了城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服务之翼:贴心关怀,助力社会发展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严格的管理,他们深知,在现代社会,执法部门更应成为服务市民和企业的贴心人。于是,一系列注重服务的举措应运而生。
服务市民生活:区综合执法局积极协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在改造过程中开展了许多便民服务活动。例如,在南门街道的某个老旧小区,居民们长期受停车难问题困扰。执法人员会同街道办事处、住建部门等相关单位,对小区周边的闲置空地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和规划。他们通过与周边单位协商,争取到了部分闲置用地的临时使用权,根据小区居民的车辆保有量和出行规律,合理地划出了专门的停车位,并设置了清晰的停车标识。同时,为了确保停车位的合理使用,执法人员还协助小区成立了停车管理小组,制定了停车管理制度,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的压力。
大型活动服务保障:在大型活动举办期间,区综合执法局会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为市民提供引导、咨询等服务。比如在海曙区鄞江镇一年一度的“十月十”庙会活动中,现场人流量、车流量巨大,容易出现拥挤、堵塞、迷路等情况。鄞江中队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熟悉场地环境,并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方案。活动当天,执法队员分布在各个入口、主要通道附近,劝导非机动车乱停放的不文明行为,积极做好咨询引导、秩序维护、交通指引等志愿服务,引导公众文明参与,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节日活动的乐趣。
服务企业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投身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多措并举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为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一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以海曙区的一家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户外广告设置方面存在一些疑问,不知道具体的审批流程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执法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为企业详细解读了户外广告设置的相关法规,并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审批流程指南,包括需要提交的材料、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等内容,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避免因不了解相关规定而导致违规受罚。二是创建座谈会工作机制,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扛起责任,召开了“携手同心·共谋发展”益企恳谈会,邀请21位企业家代表与政府部门面对面交流,围绕涉企行政检查、信用修复等热点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会后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执法模式,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接下来各中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仍会持续发力,以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倾听企业需求。
三、管理与服务的融合:奏响和谐发展旋律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管理与服务完美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既是城市秩序的守护者,又是市民和企业的服务者。
坚持罚教结合: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精致化服务,坚持“普法+执法”“处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面对违法行为时不仅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彰显法律强制性,更通过宣传教育,督促行为人增强法治意识,做到自觉守法。比如,在面对群众或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执法人员会先耐心询问原因,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作出处罚决定时也会向当事人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错误并主动整改,避免再次发生类似违法行为,也帮助企业尽快恢复合法经营状态。在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格外重视法律法规宣传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多渠道、多手段,结合“执法进小区”、跨部门联合检查等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直接将法律法规送上门,面对面详细解读、一对一细致解答,将行政处罚风险由“事后补漏”转向“事前预防”。
减少执法扰企: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转变执法理念,将做优涉企执法服务贯穿执法服务始终。一是优化“预约式”行政指导服务,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打通多条预约渠道,如“益企服”微信小程序、预约热线、辖区指导微信群等,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主动申请“事前指导”,同时围绕常见、重点违法违规风险点,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排查经营风险点,提供多线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降低违法风险。二是推进“综合查一次”,坚决贯彻落实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工作,对企业进行“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提升跨部门综合监管合力,持续压减重复或不必要的入企检查,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三是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相关部门,聚焦信用修复前中后三个环节,依托81890等第三方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一个窗口”简化信用修复流程;深化“三书同达”工作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将《行政合规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一并送达,第一时间让经营主体获悉信用修复相关途径及操作方法。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这种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环境卫生状况持续改善,违法建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市民对区综合执法局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他们感受到了执法部门的用心服务,对城市生活的幸福感也随之增强。在企业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海曙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区综合执法局的有力支持,能够更加安心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其独特的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模式,在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树立了榜样,为城市的和谐发展、市民的幸福生活以及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看到了综合执法部门在新时代下的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