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44136/2024-78135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发文日期: 2024-07-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7-15 09:56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管恩田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移动电源安全质量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您提到的标准滞后、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以及提升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监督监管力度的建议,我们高度赞同。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池、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作为这些产品的“储油罐”“加油站”,也为我们畅享移动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锂电池、充电宝本身所具有的化学特性,比如,使用了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其“先天性”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尤其是当产品生产工艺和结构不符合国家标准等技术要求时,或者在运输、使用环节,遭受极端高低温、严重磕碰、长时间过充等特殊情形,就很容易发生热失控,造成电池鼓胀进而引发起火、爆炸、过热或者漏液等安全问题,直接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安全。

我国是锂电池、充电宝消费大国,锂电池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根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合格率不足90%,移动电源合格率一直徘徊在60%—80%之间。对此,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锂电池领域质量监管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提升质量水平。

一、提升市场准入门槛

为了加强对锂电池、移动电源等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2015年,国内首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于2024年1月1日强制实施。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将安全风险较高的锂电池、移动电源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是我国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锂电池、移动电源,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二、多措并举,加强监管,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构建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机制。引导锂电池、移动电源相关企业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依法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落实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两个规定”,指导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同步强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监督抽查、专项检查、风险排查多措并举,严查质量认证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下一步,我局将严把锂电池、移动电源质量安全关,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从源头对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强化质量认证监管,逐渐肃清锂电池、移动电源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生产厂家众多、贴牌加工为主、配件价廉质次等乱象。另一方面,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涵养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风气,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合法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17日

(联系人:江磊  电话:8711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