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3MB0X60089L/2024-75751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6-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4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6-28 14:31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农业农村界:

您们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关于打造“产村融合”深化“千万工程”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我局相关业务科室认真研究,并积极对接资规、公共交易中心等职能部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动综合改革

通过持续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集成改革,以点带面,形成改革成果放大叠加效应:

(一)推进土地流转合同备案登记管理。根据部、省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已于今年5月起开展全区土地流转合同线上登记,同步完善承包地日常管理系统土地流转功能,逐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提升全区规模经营水平,实现从承包土地—土地流转—经营主体环节的“一张图”。下步将依据本次土地流转合同备案登记数据,对已有土地流转不规范行为进行整改,并探索种粮及地力补贴线上拨付的可能性。

(二)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土地连片流转+标准地建设+经营主体招引”的管理模式,已创建农业“标准地”高质量示范项目3个,2024年龙观乡全域1500亩农业“标准地”建设已纳入我区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项目库,现正积极申报四明山项目资金。下步将结合“两非”整治和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近两年新形成的可成片流转的土地,已汇总储备的一批粮食、蔬菜、茶果、农旅融合等预演项目,按照农业标准地招引项目标准要求,建设农业标准地招商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管理。

(三)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研究制定了《关于美丽村庄宜居家园建设中有关农房建设管理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研究建立形成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持续做精“农房盘活”文章,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但是在推动宅基地改革过程中还存在重重阻碍,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产权不完整或不清晰的集体房屋资产和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面临重建难、审批登记难和拿到指标难的困境,同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审批登记以及后续的入市流转,涉及到多个部门,难以同时推进。下步需要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的基础信息,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数据库,科学编制“多规合一”具备实用性的村庄规划,对各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政策,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审批登记制度,推进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

(四)提升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水平。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公共交易中心制定出台《海曙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实施办法》,明确不同额度各类产权项目的交易方式以及一箩筐产权交易政策,同步开发产权交易系统,实现产权项目在线交易,提高公开度和透明度,通过开发评估计算器替代评估报告,以此减少中介费用,提高交易效率。

二、加强产业融合

为打破农业产业发展“碎片化”的局面,坚持农文旅同步、深入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展现乡村多元价值:

(一)推进休闲农业发展。重点征集了“唐风宋韵”等5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2024年对11家星级农家乐进行考评、推荐,参加“浙里田园”、“海曙趣玩乡村旅游季”等推介活动,组织推荐申报多条省级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下步将进一步谋划乡村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开发以共富为主题的体验、课程、产品、模式,发展新业态休闲农业,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系列活动,推动农业基地向休闲景点演变,同步结合樱花节、竹笋节、丰收节、米食节等一系列农事节庆活动,突出旅游观光、生态休闲、乡土风情。

(二)加强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建设。积极开展全省农业全产业链“百链千亿”行动,在对已列入省级全产业链的海曙区蔺草产业全产业链进行提升的同时,2024年重点新培育10亿级以上海曙区稻米产业全产业链,不断增强我区浙贝母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发展浙贝母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新增建成迦叶堂浙贝母共享仓储、共享冷库和初加工共享服务点项目,继续谋划共富最美樱花产业。做好樱花“可食”文章,打造樱花全产业链。通过实施章水镇云上樱花多彩农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樱花种植资源圃,项目预期在今年9月完工。下步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深挖浙贝母药用价值,特别是进一步传承灰贝古法工艺,丰富浙贝母深加工产品,完善浙贝母产业体系。做好樱花可食文章,通过提升樱花种植资源圃,建设食用樱花栽培示范基地;扩大鲜花采摘规模,增加干花生产量,开发推广“南塘河”区域公用品牌樱花系列产品,从而形成良种繁育基地、可食樱花示范基地、樱花烘干等初加工、樱花为主体的农旅全产业链培育。

(三)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机场路高架、空港大道、秋实路、宁波西高速、甬金高速、鄞城大道、龙溪线等通勤线路沿线农田各类积存垃圾散落、棚架和围栏破旧不美观及乱搭建等农田环境问题,按步推进、分类施策、验收消号,避免各类环境问题反弹回潮,同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排查全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底数,有针对性的开展整改提升,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四分类”处置体系。下步将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典范村创建活动,以示范典型带动区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体水平,计划创建集士港镇西陆村、古林镇茂新村、古林镇葑水港村、龙观乡大路村等4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典范村。

三、激发发展动力

借助我区农村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文化传统,统筹谋划,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激发乡村内驱动力:

(一)推动镇村联营强村公司模式。持续投入财政资金奖励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扶持横街镇“两山”公司建设扶贫产业园(一期)项目和投资水家工业园区项目,增强相对薄弱村自身造血能力,鼓励古林镇吸收“7村1渔”成立席乡文旅公司,依托蜃蛟片区河网特色水系,打造近13公里的“舟游古林”水上共富环线,特色项目乌篷船围炉煮茶广受市场好评。但是相较于城区村或城郊村,集中于四明山区的相对薄弱村,其自主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制于中大型水库的饮用水二级保护区环保政策,山区村的一二三产业逐步萎缩,经营活动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导致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闲置问题日渐突显。因此下步重点将持续推动镇村联营的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加大财政资金对薄弱村抱团发展、异地新建类项目的帮扶力度,加快以章水镇、龙观乡乡村振兴公司为建设运营主体的樟溪河竹筏漂流项目和龙观乡全域光伏改造零碳微网综合提升示范项目落地实施,破解相对薄弱村发展难题。

(二)实施高素质农民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今年已完成高素质农民水稻种植技术、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知农惠农政策、水稻种植技术、制茶技艺及茶道入门、贝母栽培技术与管理、电商入门等农村实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下步将依托农广校体系、涉农院校、科研推广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职业学校教育资源,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新农人培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督导。发掘农业产业、农技推广等专家团队资源,吸纳“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工匠”补充农民培训师资队伍,积极发挥农技专家传帮带作用,以一个农技人员联系三个培训学员,点对点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实践性的师资队伍。

(三)探索共同富裕发展新模式。扶持章水镇李家坑村成立李家坑果蔬专业合作社,强化整村运营模式,组织乡贤、职业经理人参与,创新村集体、农民房屋、村民人口的占股形式,引导成员充分利用田园、溪水、新村、古村落等特色资源,将旅游、康养为发展突破点,通过创立“趣唐潮”文化品牌,发展深度体验游,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和精神文化共富,提升自然休闲内涵。下步将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加强果蔬专业合作社平台销售功能,增加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帮组农户销售吊红、花旗芋艿等农副产品,增加农户收入,逐步提升果蔬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利用多元数字化手段,打造数字赋能、文化焕新、体验丰富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新场景。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8日

(联系人:吴东  联系方式:89297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