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7958/2024-57009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曾徐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现结合我区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海曙区把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点新兴和未来产业,通过探索融合算力等应用方向,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打造创新街区等产业园区,加强引导行业企业集聚;通过引进大院大所等高能平台,着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通过应用场景、领军企业、创新平台综合赋能,加速推动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一、深化探索,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海曙深入贯彻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研发、应用以及生态建设相关工作,海曙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作为全市唯一先导区成功入选浙江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将围绕AI赋能新型工业化,聚焦AI大模型创新应用,推动先进智造业创新发展。与浙江大学团队深入合作,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海曙甬水桥科创中心,力争在高敏捷、高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原型系统,通用智能算法库及具身智能模型库取得突破,加快人形机器人及衍生智能机器人的产品培育及应用推广。加强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合作,中国计算机学会宁波运营中心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算法测评中心落户我区,加快培育海曙区算法创新生态,形成“人才引培—平台建设—产业集聚”的算法产业化路径。2024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精英大会在海曙召开,以“智启新局”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来自高校、科研单位、大型IT企业的著名专家作覆盖人工智能、协同交互智能等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技术报告。
二、资源整合,加强引导行业企业集聚
重点打造国内首个具备“热带雨林式”生态的创新街区-翠柏里创新街区,引进和孵化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优质企业(项目)。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获批建设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中科院材料所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合成材料的设计、筛选和制造,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可之(宁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强认知、强推理、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持续决策系统”,荣获HICOOL2022全球创业大赛一等奖;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打造中国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智能工厂操作系统supOS,建成国际一流的智能工厂操作系统创新高地和高黏性的工业软件孵化与产业生态圈。supOS目前已迭代升级至5.0版本,首次引入AI模块和AI大模型,在智能检索、智能生成、智能交互的优势充分突显,将进一步赋能工业AI应用软件开发,实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算法图形化组态大模型创建,与高性能边缘控制器相结合,并基于“机理+AI”融合理念,实现工业AI应用的价值闭环,促进工业知识和AI算法深度融合,封装大量工业应用场景,实现从算法组态到应用场景组态的突破,大幅降低工业AI应用门槛。
三、平台赋能,着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深化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水平引培,推动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打造协调联动创新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先后引进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顶尖研究型平台,打通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各环节。同时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链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全新产学研模式,推动C端品牌企业和产品孵化平台与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相结,强化“硬科技”创新带动,逐步形成“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新型研发载体运营模式。持续完备“百创汇海”、“匠心汇海”和“菁英汇海”等“汇海”系列政策体系,深入打造“工程师友好区”,聚焦“卓越工程师”,在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甬水桥科创中心的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已超过400余名,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项目1项,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海曙在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标先进地区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曾徐委员指出的问题非常中肯,所提建议对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接下来,我区将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一是加强创新支持力度。强化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升级优化翠柏里创新街区、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从创新空间、创新人才和创新生态等三个维度统筹考虑,给予人工智能行业企业空间载体、人才培育、资金支持、氛围营造等全方位支持。同时鼓励引导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设立硬科技创新项目奖励,鼓励企业针对“卡脖子”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争取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二是加强融合推动力度。以成功入选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为契机,培育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探索AI大模型开放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以平台能力赋能更多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企业,打造开放共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发展契机,加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部组件、高动态运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开发软件系统的研发,结合工业场景需求,用人工智能助力海曙产业提质升级。
三是加强招商培育力度。依托中国计算机学会宁波运营中心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算法测评中心,争取每年在海曙区举办2个场次及以上的全国性大型算法领域活动,推动专家学者、前沿技术集聚海曙,营造算法创新生态。同时加强招商引智工作力度,通过多元化招商引智方式密集赴外开展招商洽谈,通过招商对接会、项目考察等形式,积极引进一批有爆发潜力的人工智能项目,力争优秀人才团队、先进技术、专利成果、创新项目、优质企业等落地,推动算法产业发展。
以上是我局就曾徐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8日
(联系人:蔡 哲,电话:0574—5588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