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7958/2024-57003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毛雪琴委员、李红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示范区的建议》和《关于数实融合促进海曙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数实融合领域发展工作的关心,所提出的建议对今后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一定的启发。现结合我区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区高度重视数实融合工作,从夯实产业基础、探索应用场景、完善产链供给和促进软件发展四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开展新工网行动,夯实产业基础
近年来,我区在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聚力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核心区”,编制了全市首个“新工网”行动计划,先后引进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顶尖研究型平台,引进和孵化了包括蓝卓、国利网安、可之等在内的新兴领域领军企业。打造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supOS工业操作系统,从2020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supOS已迭代升级至5.0版本,首次引入了AI大模型,充分发挥在智能检索、智能生成、智能交互方面的优势。以supOS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生态,已发展合作伙伴700余家,通过“平台+工业APP”模式赋能5300多个数字工厂。同时高度重视区域以5G为代表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力争建成全域覆盖、全市领先的5G高品质体验区和先行区,目前全区站点数突破2600个,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与乡镇重点区域覆盖,网络覆盖面和建设水平居于全市前列。
二、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应用场景
针对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数实融合方面的差异化需求,我区通过龙头企业深度应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探索,不断开展企业数智化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方面,注重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雅戈尔以“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五化合一为建设理念,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打造了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自适应的异地一体化管理的未来工厂,成功创建省级“未来工厂”,并入选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小企业方面,注重平台赋能及仿样学样。探索启动了以“底座+平台”“共性+个性”为核心的“1+1+N+X”服装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模式。目前,首批5家试点企业完成改造,实现了数据透明化、管理精细化,成功做法与经验先后在全国现场会和全市工作培训会上作专题交流。
三、鼓励国产化创新,完善产链供给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科技回归主城区”的理念,深耕产业新赛道,引育优质企业提升产业能级,集聚创新创业力量。重点打造了国内首个具备“热带雨林式”生态的创新街区-翠柏里创新街区,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浙江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工业软件产业技术联盟宁波工业软件赋能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先后落地。区内企业寰采星联合上游供应链实现了高精度金属掩膜版用因瓦合金箔材国产化,以浙江金网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抢先布局政产学研用同向发力的信创产业,成功研发并发布国内首创的信创软件“评估一体机”、“适配一体机”、“验证一体机”系列产品,牵头制定国内信创领域首个软件成本测算团体标准,揭牌“浙江省商用密码实训基地”,为核心软硬件产品国产化提供创新动能。
四、重视多渠道赋能,促进软件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根据《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海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精神,出台新版《海曙区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特别设置“提质增效试点示范项目奖励”、“软件企业上台阶奖励”、“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补助”等专项政策。二是动员社会参与。积极承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阿里巴巴诸神之战等行业大会大赛,搭建了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合作共赢的平台,结合政策导向和参赛参会企业,通过“会客厅”、“宣讲会”、“投融资未来沙龙”等系列活动平台,加强政企交流,促进产融合作。三是引培专业人才。以实现“人才回归主城区”为目标,持续完备“百创汇海”、“匠心汇海”和“菁英汇海”等“汇海”系列政策体系,深入打造“工程师友好区”,聚焦“卓越工程师”,发布人才新政18条、高水平工程师队伍建设15条,建立产业链、专班化引才机制,招引各类人才近4000名,其中甬水桥科创中心就拥有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400余名,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海曙在促进数实融合发展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将来更是要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实融合标杆。毛雪琴委员和李红委员提出的建议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下步我区也将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动数实融合发展:
一、进一步推动工业操作系统迭代升级
持续打造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智能工厂操作系统supOS,建成国际一流的智能工厂操作系统创新高地和高黏性的工业软件孵化与产业生态圈,助力广大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走向工业4.0阶段。进一步探索工厂操作系统开放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从连接协议、数据存储系统、服务开发工具等方面搭建更加开放的技术框架,以平台能力赋能更多行业企业,打造开放共创的工厂操作系统产业生态。
二、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继续采取轻量级改造、工程化实施、平台化支撑、实操型服务等方式,聚焦运动休闲服装行业,推动“1+1+N+X”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模式推广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家用电器行业,构建形成企业提升、行业推广、生态培育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联合市级部门组织专家开展试点验收。开展首批区域样本遴选,召开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现场会和推进会,并启动2025年试点企业遴选与预排工作。
三、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
以成功入选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为契机,探索培育发展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产业。在推进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的同时,就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进行研发,并提供应用场景和推广,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应用。同时深入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对照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推进“数据要素X”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行动,推动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谋划对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数商企业给予产业政策激励。
四、进一步推动软件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谋划出台《海曙区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在软件产业方面设置鼓励引进总部企业、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能级,鼓励社会出资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专项条款,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引培力度。营造宜居宜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高标准搭建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养、政策支持等多措并举,集聚一批能够发挥“塔尖效应”的科研人员,能力突出的优秀企业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造结构规模合理、运行稳定高效的人才团队,推动工程师赋能软件及相关产业,实现创业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充分释放“工程师红利”。
以上是我局就毛雪琴委员和李红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示范区的建议》与《关于数实融合促进海曙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推进数实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6日
(联系人:蔡 哲,电话:0574—5588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