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7958/2024-57001 | 组配分类: | 提案议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邬迷奶代表:
您在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工业型城镇产业升级的建议》已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海曙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所提出的建议对今后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现将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海曙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方位推动以“转型融合、专精特新、招商落户、人才引培”为措施的各项工作,推动工业型城镇产业升级新模式发展。
一、探索从龙头到中小的全覆盖转型融合路径
我区相继出台了《海曙区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因素法分配专项资金海曙区使用管理办法》、《海曙区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深化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对数智化改造主体和服务商予以支持。一方面,鼓励制造业头部企业先行先试,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累计建成国家级“数字领航”试点示范项目1个,省级“未来工厂”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5家。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以“底座+平台”“共性+个性”为核心的“1+1+N+X”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模式,首批5家服装行业试点企业已完成改造并通过验收,并召开海曙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讲座进行经验总结和路径推广。目前已新增9家企业开展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包括服装行业7家,汽配和家电行业各1家。
二、打造从国家到市级的全方位专精特新梯队
我区不断加大优质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坚持以专精特新引领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通过数字化变革提升市场竞争力。召开3场针对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的线下辅导培训会,开展“小巨人”种苗企业“一对一”辅导工作,通过“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过程、全角度、全范围的专精特新辅导服务。截止目前,我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6家;108家企业新入选2024年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全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已达到317家。今年小巨人申报名单的重点企业中,七成以上属于我区“12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领域,寰采星、众远等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进入重点名单,其中博洋家纺、爱柯迪精密等传统制造业企业更是依靠数字转型成功入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三、形成从对接到落地的全行业招商落户范式
一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围绕宁波市“361”、区“225”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内“一中心四平台”、翠柏里创新街区、望春工业园区等高能级平台引领作用,结合优势产业基础,以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为重点目标,积极开展项目线索对接,推动区内新兴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优化招商服务,保障项目落地。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个性化组建服务专班,高效协调项目商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提供从在谈、落地到投产运行的全周期闭环服务,做到信息反应快、项目接洽快、落地投产快。
四、提供从引进到培育的全周期人才引培保障
一方面,深入实施区“百创汇海计划”、“匠心汇海计划”,加大各级人才政策引进力度,鼓励引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符合制造业发展产业导向的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对入选的人才团队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资助,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产业人才专项政策。立足全区产业布局,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梯队培养模式,开展“工程师结对培养”活动,打造“卓越工程师”后备队伍。另一方面,紧盯各领域人才发展“引育留用”关键环节,在政策突破、产研融合、引才通道、人才生态等方面靶向发力,实现人才规模质量“双提升”。全面升级大学生就业补贴及相关产业工人补贴政策,202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精英大会等活动在海曙举办,通过“活动引才”等方式打造人才交流“大舞台”。
海曙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邬迷奶代表提出的建议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下步我区也将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动数实融合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转型融合赋能。针对年产值不同区间、不同细分行业、不同转型阶段的企业,分门别类打造示范样板,展示转型成效、总结先进经验,全方位构建分行业的“学样仿样”转型路径,引导企业科学统筹规划、分步分期实施,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充分发挥宁波市智专委、服装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智力支撑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标杆企业技术服务输出。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经验交流推广会等活动,展示标杆企业智能制造场景成效,宣贯数字化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有样学样”。
二是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赋能。一方面重点培育,促进企业转型。紧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着力培育一批“苗子”企业。针对传统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手段,引导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快转换“赛道”。另一方面分类施策,织密培育网络。形成“精准引、生态育、政策扶”的培育氛围,对“双招双引”落户优质企业,从落地开始积极培育。同时注重后备力量建设,搭建培育服务平台,结合银行信贷扶持、科技创新扶持、人才引进服务等举措,助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招商落户赋能。进一步推进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引,助力区内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做好项目谋划。重点关注年度拟出让地块计划以及千亩级产业园区、西枢纽等重点版块发展规划,对接储备一批产业契合度高、带动效益好的优质项目。二是丰富招商方式。积极利用驻外小分队、商协会、重大活动等渠道,强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探索运用基金招商、以投代招等新模式,不断拓宽项目信息网络。三是紧盯项目产出。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测,关注企业引进后发展动态,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和持续跟踪,督促已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尽早投产,提升项目对区域的经济社会贡献。
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引培赋能。通过叠加政策扶持、引才活动、校企合作、服务供给等资源,多措并举打出引才环境持续优化“组合拳”,营造良好引才氛围。谋划推出多条高含金量引才细则,联动各级政策,举办系列接地气、有朝气、带人气的人才活动,构筑起引才环境“强磁场”。同时立足人才多元需求、产业多元布局、资源多元差异,重点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等区域增加人才公寓供给,积极探索构建各层次人才公寓相互补充的安居保障网。
以上是我局就邬迷奶代表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工业型城镇产业升级的建议》的答复。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产业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6日
(联系人:蔡 哲,电话:0574-5588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