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46027/2024-68133 组配分类: 提案议案
发布机构: 南门街道 发文日期: 2024-05-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南门街道零星排水管网问题开展精准治理的建议
时间:2024-05-16 11:07 来源:党建综合办公室 浏览次数:

领衔代表:阮维芳

一、当前背景

市政地下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公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的基本构成要素,目前南门街道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因前几年开展过雨污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较少涉及地下排水管网的改造,导致地下排水管网问题凸显,主要体现在城市低洼、局部管网堵塞、雨污分流不彻底等,治理地下排水管网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将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具体举措。因此针对该问题,作为本区域的代表,再次呼吁对南门街道零星排水管网问题进行“一案一策”的精准治理,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当前难题

地下排水管网问题凸显,严重影响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进行针对性的城市治理已刻不容缓,南门街道零星排水管网问题形成的原因有一定的共性也有一定的个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低洼难题。低洼地范围内的老旧小区建立时长过久,地上地下布局诸多设计过时,且缺少日常运维工作,各种管道缺乏和老化现象严重,使得低洼地治理改善工作极难进行,每个低洼积水情况不同。比如郎官社区假山巷53号因地势低洼,雨污分流改造后减少了直排河道的雨水口,周边房屋征收拆迁后管网闭塞,导致出水不畅,强降雨期间居民家中都会出现进水积水现象;郎官西弄48号因沿河路面抬高,导致楼道口形成“洼地”积水,汛期进出都需搭桥弯腰进出,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柳西小区位于柳西河西侧,台风期间因河水倒灌导致沿河一侧居民楼积水严重。

二、地下管网堵塞难题。经过对南门街道较为全面的座谈调研、实地查看,人民群众对地下排水管网堵塞导致污水外溢等问题反映强烈,又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一是居住小区内的管网堵塞。由于小区建成年代较久,管网老化破损,存在一些硬件问题,同时物业服务标准较低,对地下管网的缺乏管理,不能及时进行维修、清掏和改造。二是小区退红区域的管网堵塞。较多小区外围有商业街,商业街雨污管网连接小区排水管网,由于沿街商业管理的复杂性,导致外围管网堵塞较多。涉及到道路改造提升,在施工中野蛮地将混凝土废料、碎石等直接倒到雨污水井,导致退红区域排污堵塞,如三市路改造将朝欣小区退红区域污水管堵塞,道路改造完后小区经常发生化粪池堵塞。有些改造涉及退红区域管网及化粪池或者隔油池新建,短期内未发生堵塞现象,但是建造完成后为及时移交相关单位,导致化粪池或者隔油池无人定期维护清掏,过个三五年又发生堵塞现象,如云海小区、松茂大厦退红区域的管网。

三、雨污分流或改造不彻底难题。前几年开展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改造不彻底的问题,导致市政雨水管网污水混流,排入河流后直接导致河水水质,而相关的改造小区无专业能力进行排查整治,街道无配套的相关经费,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如苗圃路100弄小区、咏归路沿线、马园路等点位。还有些区域市政改造后导致道路污水水位常年处于高位,且高于小区污水水位,导致小区污水排污不畅,偶尔还会发生市政污水倒灌现象,如柳汀街污水水位较高、南站周边污水水位高于周边荣安世家小区污水水位等。

三、未来建议

1.要认真摸清底数,推进南门街道排水管网零星改造。首先对老旧小区地下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摸排,搞清排水管网尤其是雨水管渠和合流制管网的位置、标高、管材、尺寸、连接关系等,系统检查雨水管渠的淤堵情况,健康状况等,为后续制定“一案一策”,实施精准治理提供依据。

2、推进老旧小区零星排水管网改造治理,根据问题清单,落实相关治理经费,开展“一案一策”对账销号精准治理,对城市低洼、管网堵塞、雨污改造不彻底等问题进行解决,可以通过短期长期项目,建立问题清单库,根据经费条件,及时跟进销号。

3、开展老旧小区地下排水管网使用维护宣传,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居民自发组织机制,引导居民参与到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搭建社区交流平台,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加强小区居民、物业管理单位的责任宣传,提高管网日常维管意识,定期组织清掏维护。

4、加强市政改造工程监督,完善相关验收程序。在实际实施中,一些市政改造项目由于属地街道社区或小区不是相关建设单位,施工过程参与度较小,导致工程缺乏社会监督,且发现了也没有反馈的渠道。如三市路改造完成后周边朝欣小区退红区域官网堵塞,多次反映均无结果,反馈工程只涉及市政铺装不涉及管网改造,化粪池多次满溢后小区自行出资检测,发现退红区域污水管堆满混凝土块及碎石,导致化粪池堵塞。因此相关工程要征询周边利益小区意见,加强工程的社会监督及后续移交管理,可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完工后第三方管网检测等方式,确保减小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