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77654997/2024-82762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发文日期: | 2024-02-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区政务办锚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要求,以方便群众、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目标,系统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不断创响27℃暖心服务营商环境品牌。1-12月,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99.66%,“好差评”群众好评率99.99%,服务保障全区公共资源交易1974宗,交易额达122亿元,增收率 6.24%,节约率9.03%。集体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收到群众(企业)表扬133人次,含锦旗23面。推动建成省级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1家,市级示范型1家,标准型2家,“智慧政务大厅”和“一诺万金”案例同时获评2023年宁波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一)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进政务服务全面提档。一是深化作风建设。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和“陪办”活动,推出党员干部“办不成事”接待联络机制。二是深耕品牌培育。持续打造“27℃暖心服务”品牌,构建27℃暖心帮办服务模式,深化政务流动车上高山,持续注入便民惠企党建动能,入选宁波市“两个先行争先进位”先锋榜和第二届宁波市优秀机关党建品牌,帮办服务被列入《宁波市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行动方案》重大改革清单。三是坚持党建带群建。建立功能型团组织“红联”团委”,以“团建+业务”模式打造“青春建功”载体。积极推进技能比武相关活动,获得全市政务服务技能比武“三连冠”。
(二)以“一号改革工程”为核心,推进政务服务全面提质。一是着力指标优化。通过专题会议、加强沟通、晾晒通报、督促整改等方式,推进高质量“一网通办”率、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招标投标指标)指标提升。全年提交创新工单144个,超期受理率降至0.09 %,超期办理率降至0.01%。交易数据上传超期数下降至0,合同信息公开率100%。积极推动各部门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维护工作,100%完成行政许可事项认领和实施要素维护。二是强化项目服务。强化项目帮办,重点围绕社会投资项目、新村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帮办,累计为220个投资项目提供服务2400余次,解决问题60个,助力顺丰华东产业园等36个项目提速增效。深化“容缺招标”,实现项目进场材料精简率分别达42%、25%,2023年,容缺受理项目73个,资料按期补齐率100%。做好平台支撑,在接入宁波市统一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进海曙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其他交易全类别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投标、不见面开标,服务项目1000余宗。三是拓展“一件事”服务。推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备案、农创客创业帮扶、基建项目竣工“验收+监管”、水电气联合报装、产证即领、租赁汽车开业备案等一件事服务。其中,水电气联合报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三)以“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进涉企服务有序升级。一是推进涉企服务一站集成。线下,整合综合区块和项目服务区块挂牌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新设法治、人才、科创、政策、金融、开放等9大增值服务模块,梳理出政府侧、社会侧、市场侧涉企基本政务服务事项700余项,增值服务事项46项,落地省级“一类事”24件,新研发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一类事”等海曙特色“一类事”应用场景4个。线上,迭代远程视频受理(帮办)平台建设“海办”平台,谋划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定制式服务,推进证照到期提醒、智能客服、企业空间、政务直播间等功能开发,实现线上服务资源整合。其中远程帮办已实现11个基层服务点182项事项远程可办,获评全国政务服务“夯基筑本助推线上线下融合2022金典案例”。二是推出涉企增值服务微改革。以政府侧市场侧协同推出“房源超市”“专曙幸福”“婚育超市”等服务,拓宽涉企服务矩阵。优化政府采购机制,全市率先落实履约保证金收取额度降至合同金额的1%,424个项目试行履约保证金“零收取”,为企节约资金超500万元。强化“信用+服务”,全省首创“一诺抵万金”信用减负服务,企业一纸承诺免缴投标保证金;推行“诚易贷”信用变现服务,企业信用可换取银行授信;推进“信用标”信用中选应用,企业信用等级高低直接影响中标概率高低;开放信用修复通道,提升企业信用价值获得感。今年来,累计为15824家次企业减少资金沉淀26.31亿元,授信1073笔共1878万元,“一诺抵万金”获评2023年全国信用承诺典型案例、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应用场景“最具时效奖”、2023年度浙江省“信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观摩会示范案例。
(四)以公平规范高效为目标,推进交易监管全面提标。一是开展专项排查。深入推进省委巡视问题整改、“七张问题清单”、各领域专项整治,印发行动方案3个,以自查自纠、集中排查、实地检查等形式对2019年以来共计9860个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并进一步形成重点排查清单,逐一排查应招未招、规避招标、交易条件“量身定制”、审核把关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相关项目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强化制度建设。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闭环管理。印发3个行政规范性文件及相关制度,指导基层修订完善制度6个,推动26个单位进行公共资源交易存量文件全面清理,共清理文件83份,决定废止38份,继续有效35份,修改制度规范9个,失效制度规范1个。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与纪委等条线实现开评标数据上报共享,加强与公安部门联动配合,联合打击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情形,已移交4个项目电子招投标资料。三是强化数智协同。一方面,优化数字侦探系统投标人数据对比模型,拓展投标人硬盘、IP、CPU等字段抓取,异常数据红色预警。全年共计侦探项目232个,报警项目3个,已立案侦查项目1个,涉及投标单位4家。另一方面,深化远程异地评标建设,突破本地专家“圈子化”等弊端;打造AI监管、交互应用的“纯专家”评标场景,有效杜绝代理等非评审人员干扰评标专家公正评审。全年服务远程异地评标22场,“纯专家”评标项目184个,“一种投标文件管理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工作被列入《宁波市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行动方案》重大改革清单。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区政务办将以增值化改革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坚持“政务+”改革,以“审批+服务”两条腿走路推动“三高”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响27℃暖心服务营商环境品牌。
(一)聚焦全面协同,以高质量党建助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当前改革推进尤其是增值化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牵扯部门多,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务办将以队伍建设带头突破瓶颈,形成合力,推动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主要需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内部条块关系。二是处理好与进驻部门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上下级平台关系。
(二)聚焦便民惠企,以高附加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全方位变革。坚持以“五个一”任务为基础支撑,推动服务从“有什么、给什么”转变为“要什么、给什么”,加快推动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跃迁,打响“归曙感”营商环境品牌。一是线上线下平台联动。二是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三是提供场景化服务。
(三)聚焦项目攻坚,以高标准服务释放主体深层次活力。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一是建设交易监管“一张网”。二是打造交易服务“一类事”。三是构建项目推进“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