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退役军人新“夜”态
为发挥好退役军人在“三支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综合素质,不断丰富退役军人文化生活,助力退役军人提升就业技能“增能补钙”,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五同”为着力点,以服务拓宽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平台阵地为标靶,联合团区委全力打造体系型、服务型、活力型、自主型退役军人青年夜校品牌。
一是技能需求同轨,精准承接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精准匹配退役军人需求,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课程,以“小班制、多频次、菜单化、沉浸式”学习载体媒介,开设职场成长、中医推拿、整理收纳等8个门类实用性课程,为退役军人量身订制一系列具有“年轻味儿”的“爆款”课程。如对接传统手工艺人紧缺市场,让退役军人体验非遗掐丝珐琅制作工艺;紧跟时代潮流,响应“兵保姆、小兵家政”新业态新趋势,开设整理收纳等包含家政类理论基础、家庭收纳、衣橱收纳课程等特色夜校课程等,以每月一主题、月月有心意的课程设计,常态化推出了青年需要、引领性强、烟火气浓的各类公益性课程。
二是实时信息同步,点位灵活自由。坚持“青年下班、夜校开门”原则,灵活开设晚间课程、周末课程、假期课程,为退役军人提供灵活自由的业余时间选择;同时,根据退役军人自身学业、工作以及居住区域范围较广等情况,充分依托海曙区启梦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海曙青年之家枢纽站)、甬水桥科创中心、海曙区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以及街道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多种阵地,尽量延展教学地点,实现退役军人就近投身“学习无边界”,开启“夜生活”新模式。截至年底,海曙区共开展“退役军人青年夜校”课程9期,覆盖学员200余人次。
三是流程管理同频,不断提升实效。聚焦将青年夜校搭建成一个集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与思想交流于一体的退役军人成长平台,促进退役军人适应成长与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回应退役军人所需,筛选受群众喜爱课程,开设进阶型、精品型课程。及时吸纳“高校教授、业界达人、典型榜样、能工巧匠”等师资力量,完善项目制管理、提升服务团队专业水平。将青年夜校建设工作线上化、流程化,形成夜校良性循环。引导退役军人发挥专业所长,在夜校流程管理上出谋划策,从而制定出更适宜在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细分市场领域上占得先机的技能培训策略,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劳务供需精准对接。
四是社群运营同行,激活夜校生机。聚焦将青年夜校构建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退役军人社群生态,通过夜校社交拓宽退役军人之间互动交流渠道,形成正向的社群效应,让退役军人在集群式、渗透式学习中共同成长,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注重思想政治及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教育,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就业创业科兼顾课程质量和学员感受,灵活开展了多期“2分钟思政宣教课”和“10分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讲课”,显著增强了夜校课程的丰富性和价值观的正面导向性,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资讯推送、内容宣传、课程推广,横向拓宽覆盖面,组建了兴趣、爱好、专长线上微信社群6个以上。
五是资源整合同场,转化学习成果。在丰富退役军人夜生活的同时,夜校也结合了部分企业招聘需求,开展了“就业式、订单式”的短平快培训课程,或是为企业提供了职业工种的培养对象。如9月26日开展的“你不知道的酒店那些事儿、住宿攻略、岗位招聘”课程上,宁波某文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不仅结合:酒店行业近些年经历了哪些冲击和变化(后疫情时代市场复苏与下沉),酒店行业趋势(智能化迭代新机遇),酒店住宿攻略(如何能选到性价比高的酒店、住酒店遇到常见问题如何维权?)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更是拿出了备受期待的“储备运营经理、门店运营经理、门店总经理”等月底薪从4000元至12000元起的20个就业岗位,计划3-6个月时间内定向培养入职人员。同场招聘的形式,也为参加夜校的退役军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下一步,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从提高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上着眼、从丰富课程形式内容上入手、从退役军人就业需求上精准匹配,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出适合退役军人的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学习套餐,打造标杆型青年夜校,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让青年夜校成为引领退役军人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