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酷暑天气,能有地方歇一歇脚,喝一杯凉茶,真的很狭义。”8月22日,在华楼街永耀大酒店附近工作的叶先生发现,边上多了一个新的“岗亭”。当天,这个由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改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暨生活服务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休息点正式启用。
这是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后勤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创新举措。近年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充分整合自身资源,推出“冬暖夏凉”爱心摊位、电力科普、电力实践课堂等志愿活动,在疫情期间也主动体现企业担当,在永耀大酒店门口设置核酸采样点,聘请专业团队为市民提供采样服务。
“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物业岗亭。”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永耀大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想将其打造成为志愿服务的固定点位,更好地利用闲置场地,让企业的志愿团队有服务市民的固定场所。
同海曙区文明办、江厦街道商讨研究后,历时一个半月,闲置小屋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屋内,记者看到有饮水机、急救外伤药品、防暑降温药品、便民环保雨衣以及一个小书吧、充电点等,面积不大,但爱心用品一应俱全。屋外,贴有“赶路人”转角的家,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乏了能看书等标语,以及开放时间6:00-21:00。
“我们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后勤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专门负责这里的志愿服务工作。”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后勤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金蕾告诉记者。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后勤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林潮涌介绍,目前,志愿服务队已有23名党员和电力职工,负责日常设备维护、药品储备、茶水补给等工作,“我们都经过培训,持有红十字急救证,如遇突发情况还能为市民提供应急帮助。”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丽的名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布局是海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拓展延伸。目前,海曙全区17个镇(乡)街道已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7个,全区覆盖率达100%;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场所、“两新”组织等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211个,构建了“中心、所、站、点(基地)”四级框架体系,形成了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