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7958/2023-57024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九三学社、毛雪琴委员、杨金良委员和鲁立辉委员:
首先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关注,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关于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建议》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按照区政协要求,四个提案进行并案办理。在确定为区政府领导重点领办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专门成立提案承办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蔡文质担任组长,作为承办责任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制定了办理计划,明确了分管副局长和责任科室,并多次向领办区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展。7月10日,召开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会上就提案办理进行了协商交流。结合会上提出的有关建议,经研究后,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海曙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发展规划方面,编制《海曙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深度参与四大千亩级产业园区的谋划和产业布局,充分论证数字经济产业的关键配套,选取其中之一打造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的千亩级产业园。政策支撑方面,相继出台《海曙区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行动指南(工业互联网)》《翠柏里高成长型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深化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对数字化改造主体和服务商予以支持,累计兑现产业扶持资金超4.5亿元。
(二)服务体系已现雏形。一是创新载体加快集聚。落地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建成了甬水桥科创中心,获批了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浙江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了蓝卓、国利网安、如磐科技等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二是平台体系逐步完善。supOS基础性平台发布4.0版本和集团版,连续三年获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蓝卓汽车配件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试点,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全区累计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1个、省级4个。三是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整合。推进“翠柏里创新街区”建设,打造集技术需求挖掘、供需对接、科技成果征集、技术成果拍卖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渠道。
(三)典型案例不断增加。一方面,打造智能制造标杆。鼓励制造业头部企业先行先试,累计建成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项目1个、“数字领航”试点示范项目1个,省级“未来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4家,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9家、“5G+工业互联网”项目4个。另一方面,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开展以supOS为底座的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共性应用场景和个性应用场景为核心的“1+1+N+X”服装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在试点改造中,一是印发《海曙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细则》,明确分三批遴选试点项目,对首批5个“1+1+N+X”试点项目给予不超过可补助投资额50%,最高50万元的补助。二是对40余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开展深入调研,提炼出服装中小企业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形成“N+X”改造模块清单。三是遴选首批试点企业、总包商与监理单位。2022年11月,嘉纳、如艺、春禾、共振、米丝丽等5家首批试点开展数字化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四是进行复制推广。承办全国“十城千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行(宁波站)暨宁波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服装行业)现场会,组织企业赴嘉纳调研。截至目前,嘉纳已累计接待来自浙江、河南、湖北等地的经信部门和企业近200人次。
二、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海曙区数字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率先布局工业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建成雅戈尔等国家级数字化改造标杆,但也面临不少阶段性问题和困难。
从政府侧角度,一方面,整体基础较为薄弱。2022年,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5.19亿元,位于全市第6,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4.3%,位于全市第9,相较北仑、鄞州等规模超200亿地区,差距较大。数字经济重点企业方面,全区仅有6家十亿级企业,尚无百亿级企业,龙头企业缺乏。另一方面,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区市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仅5家,服务内容涵盖MES、PLM等工业软件和工控安全等方面,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运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营收规模普遍较低,仅蓝卓超亿元,短期内难以满足区内企业数字化改造需求。
从企业侧角度,一方面,企业“不愿改”。在前期数字化诊断的对接交流中发现,由于数字化改造成本高、回报周期和回报收益不明确,且缺乏同行业的成功案例,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改造普遍存在顾虑,超70%的企业家表示没有改造意愿。另一方面,企业“改不好”。诊断结果显示,超90%的企业存在信息化、自动化孤岛,数据采集、集成难度大;超60%的企业表示缺乏中高端和技能型人才,招人难、留人难。
下步,我区也将针对性地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能级跃升。
三、下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科技供给能力。一是加快“翠柏里创新街区”建设,系统性改革探索技术创新、人才支撑、产学研融合、企业创新、金融服务、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畅通数字经济全服务链条,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二是引导专家进企业开展技术问诊活动,通过对企业的集中拉网式走访,排摸梳理分析区内企业现有优势、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现状、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攻关清单,提供给研究院对接解决。三是加快部署重点技术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载体,鼓励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二)提升数改服务能力。一是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和“双千兆”宽带城区、双千兆示范园区建设,推动新型数字基础建设在企业、园区的创新应用。二是推动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应用迭代和开源创新,构建工业APP低代码开发与系统重构编排环境,打造开发者开源社区。依托supOS系统构建的统一“数据底盘”,推进望春工业园区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平台建设,加快孵化衍生园区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支持软件企业和工业企业联合开展智能制造基础软件、工业控制软件、数据管理软件、虚拟仿真测试、工控安全及系统解决方案的攻关,定期编制工业软件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推荐目录,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快部署、低成本的数字化产品资源池,打造国家级工业软件名园。四是依托翠柏里创新中心、甬水桥科创中心、宁波阿里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等平台,汇聚工业互联网创新主体。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数字化业务组建实体机构,输出成熟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对软件服务商开展甄别和绩效评级,每年向社会发布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专业服务商、创新产品及工业软件推荐目录,并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免费诊断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寻求合适的服务商。
(三)加强企业转型引导。一方面,打造转型标杆。头部企业方面,鼓励雅戈尔等积极对接国际和国家标准,打造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等标杆项目,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向平台化转型发展。中小企业方面,遴选2家首批“1+1+N+X”服装数字化改造试点作为样板,推进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改造,并谋划开展汽配行业“1+1+N+X”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同时,通过商业协会、工商联、民主党派和各类社会团体等多渠道组织企业家走进标杆企业,引导全区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加强供需对接。组织区内蓝卓、国利网安等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与制造业企业,开展“点对点”诊断服务、技术咨询、难题解答等活动;梳理优秀解决方案、行业典型案例、融合应用产品,不定期举办行业对接会、产品推广会,搭建供需沟通平台。举办数字化转型培训辅导会,宣传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制造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新趋势以及实施路径。
(四)强化要素供给能力。一是加快人才引培。持续实施“百创汇海”人才招引行动,围绕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产业人才培训项目、科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等,编制产业人才图谱和紧缺人才目录,印发相关产业链产才融合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产才融合工作机制。依托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培训基地,搭建交流和学习培训平台,强化复合型人才培育供给。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和争取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服务商以及适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企业的支持政策和税务制度。探索以工研院提供技术和生态、投融资机构提供资金、改造效益作为投资回报的数字化改造新模式,降低企业改造风险。依托全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等平台,开展数字化改造专场银企对接、投融资沙龙等系列活动。三是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实施土地要素配置优化工程,坚持高质量小微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优先保障数字化改造项目用地。四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进公共数据运营模式创新,配合省、市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培育一批特色“数商”。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引导雅戈尔等头部企业开展首席数据官试点工作。依托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建立数据授权运营、评估定价等标准规范,构建服装产业数据仓。鼓励数据价值化场景应用创新,探索打造中央版房、服装柔性供应链等数据产品和服务。
以上是我局就《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关于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建议》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7日
(联系人:蔡尚容,电话:0574—5588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