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7958/2023-57023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区政协特邀(二)界别、民建海曙基层委员会:
首先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注。你们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海曙区工业互联网,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高地的建议》和《关于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核心区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这二份提案立意高、针对性强,契合近年来全区数字经济工作重点,并提出了我区在发展工业互联网过程中需要关注并思考的问题。在被确定为区政府主要领导领办、区政协常委会督办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办理工作,专门成立提案承办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文质担任组长,作为承办责任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制定了办理计划,明确了分管副局长和责任科室。开展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发展专项授课、“飞群议事厅·助力海曙工业互联网发展”网络协商、区政协常委会重点提案调研、与提案委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等活动,积极协商沟通,并向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7月13日,区政协召开六届七次常委会会议,会上就提案办理进行了协商交流。结合常委会上提出的有关建议,经研究后,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强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海曙区以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核心区为目标,围绕产业园区打造、平台体系建设、生态应用推广、发展环境提升等四个方面,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区域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阶段性跃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海曙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一)聚焦园区打造,企业孵化集聚
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顶尖研究型平台,引进和孵化了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甬水桥科创中心于2022年11月正式启用,以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核心,依托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浙江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工业软件产业技术联盟宁波工业软件赋能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打通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各环节,集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控制芯片、工业软件、智能智造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目前园区内已集聚40余家行业高科技企业,包括工业互联网领域准独角兽企业、打造了国产自主可控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工业控制安全细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国利网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认知智能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进行应用可之(宁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二)推动平台建设,生态底座夯实
区内企业蓝卓打造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supOS工业操作系统,以“平台+工业APPs”模式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supOS以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基础支撑服务开放、核心产品能力共享等方式,强化建平台、用平台时的“通用化”向“个性化”赋能、“个性化”向“标准化”沉淀的双向迭代与互促共进,打造中国的“工业安卓”新业态。从2020年起,supOS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迭代升级至4.0版本,强化了在操作系统连接、APP低代码快速开发、多源APP统一运行平台、APP应用商店、工业大数据和AI、机理和训练模型融合等方面的能力,在全球30个行业建设了超过3650个“平台+工业APPs”模式的新型智能工厂,包括水泥、石化、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流程行业,以及汽配、装备制造、金属加工、电子制造等离散行业。国利网安打造“工控安全盾”工控安全产品和技术体系,包含业界首创的“控制器安全防护”与“控制器完整性监测与恢复”系列产品,全面覆盖终端安全、边界安全和计算环境安全,在油气、炼化、化工、电力、燃气等行业上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三)完善应用体系,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龙头企业深度应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探索,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雅戈尔以“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五化合一为建设理念,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打造了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自适应的异地一体化管理的未来工厂。该工厂中服装3D数字孪生虚拟工厂、5G+AI机器人巡检、AI制衣工序合规监测、5G缝纫机数采分析、全吊挂MES驱动等典型创新场景的应用,革新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实现降本增效,成功创建省级“未来工厂”,并入选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八方集团以supOS平台为基础,打通企业内外流程,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开发管理层应用APP等场景应用实现企业运营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打造“生产制造自动化、生产过程闭环化、物流控制精准化、生产指挥可视化、设计运营制造一体化”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探索“1+1+N+X”海曙特色的纺织服装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模式(其中“1+1”指的是以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底座的服装产业大脑,“N”指的是共性应用场景,“X”指的是个性应用场景),针对中小企业因自身软硬件限制出现的转型困难现象,尝试从外部搭建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的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赋能。目前嘉纳、共振、春禾、如艺、米丝丽等5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我区纺织服装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功入选全省首批试点县(市、区)创建名单,并在全国“十城千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行(宁波站)暨宁波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服装行业)现场会上进行了推广。
(四)重视环境提升,氛围不断优化
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打造产业高地。重点打造国内首个具备“热带雨林式”生态的创新街区—江南翠柏里创新街区,并出台《海曙区翠柏里创新街区扶持政策(试行)》,从办公用房、研发创新、人才安居等多维度向行业企业提供区域内最优政策。同时根据《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海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精神,出台新版《海曙区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特别设置“提质增效试点示范项目奖励—工业互联网方向”、“新技术产业扶持补助”、“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补助”等专项政策,对被评为市级以上的工业互联网推广示范试点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被评为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领域优秀案例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的,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励。对提供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服务的企业,按照合同中技术服务金额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特定细分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的中小企业予以不超过实际投资额的50%,最高50万元的补助。另一方面,积极承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阿里巴巴诸神之战等行业大会大赛,搭建了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合作共赢的平台,结合政策导向和参赛参会企业,通过“会客厅”、“宣讲会”、“投融资未来沙龙”等系列活动平台,加强政企交流,促进产融合作。大会大赛成功举办吸引了一大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为我区力争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区,实现数字经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做了极佳的宣传,提升海曙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二、下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思路
海曙区率先布局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成功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核心区,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一是缺乏行业级平台。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接口的开源开放行业级平台,“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目前区内行业应用和工业APP主要集中在离散型行业之中,类型较为单一,缺乏流程型行业应用示范。三是产业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引进的行业企业普遍处于成长期,产值不高,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数量较少,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四是网络安全亟需重视。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安全了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工控安全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五是企业应用覆盖面不够。特别是中小企业因自身软硬件基础薄弱以及对改造成本的顾虑,对运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上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现象。六是资金扶持方式还有提升空间。产业扶持方式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有限。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
支持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蓝卓等相关行业龙头机构和企业,吸引和集聚相关生态机构和企业,以工业互联网新型架构和工厂操作系统的研发为基础,建设开源开放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标准互认、产品技术验证等工作,将企业硬件基础设施、高性能软件和工艺算法、核心技术攻关科研队伍、工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资源进行“横向”汇聚,将上游的APP生态、合作伙伴与下游的应用实施及企业客户等资源进行“纵向”打通,实现产业大规模开发,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工程技术服务实施的推广,共同打造开源开放产业生态。
(二)加强场景搭建和应用开发
依托“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浙江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工业软件产业技术联盟宁波工业软件赋能中心等平台,加快推动以supOS为代表的工业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打造从流程工业到离散制造的全行业应用场景。顺应当今开放式创新和交叉创新兴起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工业操作系统向下整合上万种类型的装备,向上承载海量工业应用开发的根本优势,以提供工业智能APP应用的组态式开发环境和平台开放服务为基础,吸引和集聚工业互联网从业者参与,开发基础共性工业APP、行业通用工业APP以及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
(三)加强企业招引和生态构建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做强行业领军企业,瞄准行业一流和国际领先水平,依托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大优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支持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上市发展。建立全区工业互联网行业招商合作机制,开展大招商行动,全力招引落地一批领域内标杆型“大优强”项目和产业链“强补延”项目,推动优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以工程师友好区建设为契机,持续实施“百创汇海”人才招引行动,面向全球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项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甬水桥科创中心为园芯,链接宁波工程学院西校区、三市片区、五江口、丁家地块等发展空间,以整个翠柏里创新街区为基础,创建国家级软件名园—宁波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四)加强工控安全提升和产业推动
加强工业企业工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加快提升工业企业工控安全诊断覆盖率,依据《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从安全软件选择与管理、配置和补丁管理、边界安全防护、物理和环境安全防护、身份认证、远程访问安全、安全监测和应急预案演练、资产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管理及落实责任等方面对企业实施集中诊断,提升企业在工业主机、工业网络、工业控制设备和工业数据方面的防护意识和能力。依托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靶场,布局推动工控防火墙、工控漏洞挖掘、工控异常监测等重点方向产业发展。
(五)加强企业数字化改造应用覆盖
探索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企业智造升级路径。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头部企业应用5G、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建设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等于一体的“未来工厂”。打造行业级平台,积极有序推进以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共性应用场景和个性应用场景为核心的“1+1+N+X”中小企业数智化改造省级试点。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总包商入企帮改联动优势,采取线下企业端改造与线上云化服务、精益化管理咨询和数智化技术诊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小微企业“仿样学样”轻量化数智改造迭代升级。
(六)加强产业扶持和社会资本参与
加大对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丰富财政补助方式,强化资金引导作用。统筹区级财政项资金,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因业施策力度,扩大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政策覆盖面,在科技创新、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各方面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设立区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形式,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和运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工业互联网领域,促进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以上是我局就区政协特邀(二)界别提出的《关于用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民建海曙基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核心区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7日
(联系人:蔡 哲,电话:0574—5588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