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乡村振兴打YOUNG丨 “后浪”青年的“共富农场”
时间:2023-06-07 17:23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全媒体记者张昊桦 秦福海 通讯员史媛

离开城市间钢筋水泥般的“禁锢”,奔向心弛神往的四明山水,微风拂面、青草茵茵,四周青山环绕,身旁的田园依坡叠级延展而下。在这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不由地让人感到悠哉宁静。近日,记者走进“95后”农创客华家宁的牧远慢生活农场,感受他精心打造的田园牧歌、农耕乐趣。

eb6c9f12-29cd-4ff1-8f62-f4be055a0bd8size_w_4096_h_2442.jpg


4e20db14-3f66-4bdd-b726-e26f3d463526size_w_5064_h_2970.jpg

在牧远慢生活农场草坪上,一群家长牵起孩子们的小手做着破冰游戏,华家宁带着工作人员为他们拍照、协调农事,负责打开他们的社交“开关”,让大人和孩子们能更加主动地去拥抱大自然,体验“挖土豆”等农事活动。这些温馨愉悦的画面也是华家宁内心最想要看到的。

“在我大学期间,曾有一年半的时间作为交换生待在台湾,当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休闲农业。”华家宁说,那时经常能看到台湾的家长带着孩子去休闲农场体验采摘、耕作等农事。加上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怀有“乡村情结”,回到宁波后,最想做的就是当一名“农场主”,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农场。去年4月,在机缘巧合下,华家宁在与章水镇洽谈创业项目时,发现了章水镇樟村村这块56亩的“宝地”,提出主动承包意愿并将此打造成梦想中的休闲农场。

5fbca68f-6273-4e19-ae5f-509bf10c880dsize_w_6720_h_4480.jpg

一个人,一辆手推车,光是捡起贫地荒坡上的石头就花了两个月,据华家宁回忆,当初周边的乡亲对他的行为不理解,认为一个年轻人放着城市大好前途不干,非要来这与石头“较劲”;家人也质疑他投入如此之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会不会血本无归。但是,为了梦想,他义无反顾。

平地、起垄、施肥、围栏、接水电、搭帐篷……经历大半年的改造后,贫地成草坪、荒坡变梯田,玉米、土豆等作物日渐成熟,华家宁的牧远慢生活农场敞开大门欢迎来客。而他也从曾经的白净少年,“熬”成了新型农民,那黑黢黢的皮肤,藏不住他在太阳底下暴晒的日常。

b66f94c2-e48c-4beb-89af-83cd624e312fsize_w_6720_h_4480.jpg

“我们农场种植了土豆、玉米、花生等30多种蔬菜,萌宠乐园内饲养了土鸡,能让游客们体验到‘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的主题。”华家宁告诉记者,现在每个周末农场都会承包至少两场活动,接待近百人次。此外,如今的牧远慢生活农场成为了章水镇的“共富工坊”,吸纳了周边10户农户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人均月增收可达5000元。

3d169977-0c71-4e32-99ce-2eb24685dad0size_w_4226_h_2842.jpg


544ae9f9-c83d-4953-89e8-e08a3f44f4cesize_w_6208_h_4139.jpg

夕阳西下,在送走最后一批游客后,华家宁才肯在帐篷内坐下喝口茶,抚摸着爱犬“晚风”。借着这份“独享”时光,毕业于温州大学物联网专业的华家宁常常喜欢畅想未来。他希望有一天能将他所擅长的物联网知识应用于农耕体验,游客只需承包一块农田,前端农事由他们共富工坊的农户负责维护打理,游客可以回到家中通过云端实时查看农田情况。而到了周末,游客又可以带着家人到“自己的农田”里体验农耕农事活动,那自然是收获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