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7958/2023-57017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王柳村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实施制造业改造升级攻坚行动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制造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区一直致力于做好做优“产业升级”的文章。
一是做好产业转型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的政策文件,如出台《实施“新工网”计划,打造制造业数字化“中心引擎”(2021-2023)》、《海曙区深化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实施方案(2021-2023年)》、《海曙区绿色制造发展规划(2021-2025)》、《海曙区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行办法》、《海曙区纺织服装产业链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意见与方案,探索具有海曙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宁波西枢纽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十四五”时期重点布局产业,围绕“125”制造业特色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区域制造业发展能级。目前,时尚服装产业集群已进入全省“415X”集群培育协同区创建名单,参与全省第一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服装产业大脑入选首批全省首批试点名单。
三是强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导向。对具备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工业企业开展梯度培育,目前全区已累计创建星级绿色工厂91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各5家。鼓励企业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高耗水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近五年累计推动50家企业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创建市级节水型企业33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4家。通过项目减碳,2022年实现年节水量3.4万吨、节电109万千瓦时,年削减危废排放10.8吨。同时,区发改局2022年起开展了高耗能企业用能预算化管理,对8家重点企业审核确定“基准”能耗,完成省节能降碳E本账年度指标任务。
四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政策在鼓励企业强创新、促转型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产学研供需对接,对与高校院所开展委托攻关和成果转让等技术合作的企业,给予合作出资方实际发生额20%比例的奖励,单家企业最高奖励30万。出台《海曙区硬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打造科创产品体验中心、新产品中心和技术转化交易中心等若干中心,以及集“交流、共享、服务、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科技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及效率,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渠道。
根据您的具体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力,持续做好“产业升级”后半篇文章。
一是聚焦补链延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标志性产业链,紧抓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契机,推动纺织服装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打造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链。围绕海曙“125”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引进和扶持先进制造业龙头产业链项目,以“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带动、大服务支撑”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成长。重点推动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文体用品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推广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示范应用。组织实施一批强链延链、建链补链重点项目,培育一批产业链主导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和核心技术的主导力、控制力,提升产业链的发展韧性和安全性。
二是聚焦绿色低碳,打造集约循环新面貌。加大存量土地盘活挖潜力度,推动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创建一批亩均效益领跑者园区,加快“标准地”改革扩面提升,全面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效工业锅炉、高效电机系统、高效热泵、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节能产业。加大绿色制造示范建设,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示范创建工作。深化清洁生产试点工作,鼓励企业生产过程清洁改造,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和企业的循环资源化改造,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以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利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装备再制造、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企业。
三是聚焦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依托翠柏里创新街区等工业互联网创新高地,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科研条件平台和产业孵化培育服务载体,发挥宁波阿里中心、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行业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科研条件平台和产业孵化培育服务载体,重点集聚工业互联网领域制造业企业和服务机构,以资源开放共享、价值链协作等为抓手,加强国内外创新资源合作与汇集,构建良好生态体系,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双倍增”行动,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创新型领军企业转型。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等,力争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并购和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加大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力度,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区制造业发展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恳请您继续支持我局的相关工作!
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26日
(联系人:孟思思,联系电话:0574—5588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