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07608932/2023-59485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3-06-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6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06-19 15:33 来源:区科技局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

贵单位在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促进海曙区信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第068号)收悉。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区信息科技服务业工作的关心。区科技局及协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落实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服务业,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打响“海曙创造、海曙美好、海曙品质”三大品牌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已经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平稳运行的首要力量、创新创业的主要阵地和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重要领域。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科技及软件信息等产业仍是其短板所在,提案中的对策建议,为我区加快信息科技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对策。近年来,我区一直高度重视信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引进了宁波工业互联网、阿里等一批头部企业,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5.59亿元,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19亿元,双双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做法如下:

一、构建推动信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海曙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以科技信息服务加速创新驱动,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着力培育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的软件信息服务以及全链条科技服务,打造工业互联网和科技服务领域高端服务高地,推动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在对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2022年3月,海曙区发展和改革局、海曙区财政局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发改〔2022〕14号),内容涵盖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港航服务三大重点领域以及电子竞技等新型数字服务产业,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从支持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发展、支持科技服务企业提质增效、支持发展新型数字服务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撑科技及软件信息等产业发展的举措。此外,还针对重点特色领域出台了《海曙区翠柏里创新街区扶持政策(试行)》、《海曙区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办公用房、研发创新、人才安居等多维度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供区域内最优政策。

二、提升信息科技服务业创新平台的服务能级。围绕海曙区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国内首个具备“热带雨林式”生态的创新街区—江南翠柏里创新街区建设,打造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创意设计和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平台及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科技服务结构的合理配比和整体升级。甬水桥科创中心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启用,以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核心,依托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创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打通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各环节,集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控制芯片、工业软件、智能智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抓紧示范应用工程,促进科技赋能智慧应用、临空智慧物流人力资源产业园、海曙区数字产业园、海曙区设计产业园、云上文旅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构建要素集聚、主体活跃的创新生态体系,集聚更多优质科技服务业企业,培育区域性服务业品牌企业。

三、实施信息科技服务业骨干企业引育工程。增强“进规入库”对小微企业吸引力、获得感和荣誉感,引导各乡镇、街道将科技及软件信息等产业作为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的重点领域。引进阿里等一批头部企业,发挥“鲢鱼效应”,串联起产业生态各方资源,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海曙科技及软件信息等产业市场活力和创新水平。加强产融对接,积极承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阿里巴巴诸神之战等大会大赛,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合作共赢的平台,通过投融资未来沙龙等活动,拓宽项目对接渠道,促进产融合作,为我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现数字经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营造发展信息科技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建立科技及软件信息等产业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强化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提升海曙服务业骨干企业在全省的影响力。

四、逐步实现科技型企业研发服务业机构全覆盖。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具有行业优势的科研服务业机构,包括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研发服务机构全覆盖。聚焦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在保持原有行业优势的基础上,鼓励工业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向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性科技服务业技工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成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研究中心、专业设计公司等,为行业内其他企业独立承担研发设计服务,培育出一批开展科技服务的龙头企业、示范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在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相关工作总体部署,落实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贵单位的宝贵建议,围绕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经济核心区,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持续做强做精信息科技服务业,推进区域服务业提质增效。

一、以甬水桥科创中心为园芯,通过政策扶持和重点投入,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信创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翠柏里创新街区打造高能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搭建统一的资源、信息、管理、环境等共享平台,大力扶持集士港设计产业园、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月湖金汇小镇等基地建设,构建要素集聚、主体活跃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信息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

二、充分借鉴省内外先进城区做法,充分调研、科学策划,以招商引资为抓手,聚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大新兴行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强、市场前景广的产业平台项目,培育一流数字经济企业梯队,推动海曙信息科技企业更新迭代。

宁波市海曙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