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领跑|这个汽车组合仪表行业里的“老大哥”,“不惜血本”破浪前行
时间:2023-06-19 14:43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仪表相当于汽车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驾驶人就能直观地了解汽车的“身体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如今的汽车仪表,不仅限于提供车速、转速、油量等一些传统基本参数,而是变得更为“聪明”。

位于海曙高桥的宁波市海曙雪利曼电子仪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利曼”),主要从事CAN总线系统、智能座舱、仪表、汽车行驶记录仪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成立二十年来,雪利曼特别是对客车、卡车仪表颇有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雪利曼已经成为该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0%。

作为行业“老大哥”,心态却很“年轻”。雪利曼紧跟市场需要不“掉队”,将原先单纯的机械仪表,改进为集网络系统、胎压监测系统、行车记录仪等于一体的智能仪表。此外,还通过工艺升级降低了制造成本。物美价廉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青睐,拿捏了“一通三龙”(宇通客车、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以及江铃股份、成都大运、陕汽商用车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客户的心。

如何破解芯片“卡脖子”的问题,是雪利曼当前的攻关重点。宁波市海曙雪利曼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卫明言语坚定,“我们企业一直重研发的‘底子’,再加上新开拓的业务板块,今年第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30%,未来可期!”

无论如何,研发不能落后。作为2008年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雪利曼面对近几年经济形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新项目、新产品,近三年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数量24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去年,企业研发投入占总产值的10%以上。

在雪利曼近200名员工里,研发人员就有50多人,占比超四分之一。对于人才,雪利曼“不惜血本”。其中,雪利曼就愿意用年薪80万元的“高价码”,留住一名从业仅3年的优质人才,为公司提供理论支撑以及人才培养。

研发和人才的投入,为雪利曼带来了新生机。2016年开始,雪利曼拓展新板块,研发团队耗时一年成功开发出车辆网大数据系统——公交车辆调度管理的智慧“大脑”,配合其智能仪表和云模块一起,为公交车辆安全管理、运营管理、资源管理智慧化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遍布全国。这样一个系统里,能够实现两百多个汽车零部件信息在线上实时监测,还有主动分段限速、主动疲劳预警、自动调派、自动翻班等功能,为公交车辆的管理和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眼下,正是我们乘风破浪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为汽车配套行业的发展而努力进取。”童卫明说。

领跑点评

2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50多人,占比超过四分之一,雪利曼电子仪表公司让我们领略了,一家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的龙头是如何锻造的:每年研发投入占总产值10%以上,不断通过工艺升级、流程再造降低制造成本等等。

就是这样龙头企业,受到芯片短缺这一“卡脖子”难题,当外部环境不受控时,只能进一步练好内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寻找细分赛道。雪利曼又给我们上了一课:及时寻找到了车辆综合应用大数据系统这一新领域,有时“危”中有“机”,反倒能激发企业的潜能。希望每家民营企业都能破浪前行。

点评人:海曙区工商联副主席,欣捷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浙江中欣动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昊

(潮新闻 策划 仇欢 记者 应磊 共享联盟·海曙 孙勇 蔡迪 刘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