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慧琳 通讯员孙俞
5月18日,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在海曙举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公布,海曙案例——《以“生物多样性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成功入选。
龙观乡位于“浙东绿肺”四明山东麓,森林覆盖率达 86%,负氧离子含量均值常年保持在3500个/cm3 左右,生态、生物资源丰富。因为多样,所以多彩,正是因为有了生物多样性,才有了龙观的自然文化多样性,域内有国家 AAAA 级景区五龙潭、省级森林公园“中坡山”自然保护地和“宁波洱海”观顶湖。
近年来,龙观乡积极探索自然文化多样性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以生物多样性作为切入点,首创“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加盟、群众参与、金融支持”的生态发展模式,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同时延伸带动绿色产业振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创新“生物多样性 +”助力共富,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力龙观走上共富先行的绿色赛道。
据现场介绍,在友好保护的同时,龙观乡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全产业链,以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业产出、促进旅游消费、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帮助老百姓增收,助力共同富裕。
“生物多样性+ 种植业”,从绿茶到红茶再到白茶,龙观培育了“它山堰”“明州红”“御金香”等全国金奖茶品牌,带动茶农提高亩产,辐射面积 2000 亩,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到 300 多万元。推广桂花标准化生产,开发桂花酒、桂花香皂等桂花产品,桂花苗木、糖桂花等系列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近千万,村民人均收入飙升至 3.9 万元。
“生物多样性 + 生物经济”,采取“公司 +基地 + 农户”模式,打造龙观乡新业态中蜂生态平衡保护基地,获评省一级中华蜜蜂繁育场。探索生物科研,签约落户以袁隆平院士题名的“爷爷的水稻田”功能水稻及种子创新示范基地项目。
“生物多样性 + 零碳光伏”,龙观乡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把阳光变现为“真金白银”,全乡光伏能源普及率达到 90%,年节约标煤 1908 吨、二氧化碳 5283 吨、二氧化硫 159 吨。全乡“光电 + 水电”并网发电量已大于全乡用电量,实现了清洁绿电净输出获利。
“生物多样性 + 全域旅游”,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平台优势,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打造露营基地、农旅乐园等项目,组织开展开茶节、世界蜜蜂日、森林课堂等创意文旅活动,为全乡带来游客上百万人次,村民收获了乡村“颜值”与“气质”提升的双重红利。
发展自然文化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必然要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龙观基于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生物多样性、环境多样性友好保护为切入口,延伸带动绿色产业振兴,创新‘生物多样性 +’助力共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优势,带领村民走上共富先行的绿色赛道。”龙观乡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