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重阳 耆乐无穷
时间:2023-10-20 09:37 来源:南门街道 浏览次数:

爱在金秋,共叙重阳。为更好鼓励社区长者走出家门,结交好友,互相交流,建立互助网络,结合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传统,10月19日上午郎官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织“爱在重阳 耆乐无穷”活动,活动邀请部分来自社区的孤寡、独居、失独、残疾、高龄老人一起过重阳。活动先户外寻访宁波名迹再室内共叙重阳。
       寻访三江口

宁波忆,最忆三江口。活动一开始,在社工以及来自大众公司、甬城农商银行、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的带领下,大部队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出发,在大卿站务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大家兴致昂扬的带着社区的老人们一起,搭乘地铁1号线直奔老人们一直念叨的宁波三江口去走走看看,一同去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江达海的魅力。当大家扶着、推着老人们抵达三江口,迎着习习江风,三江口繁华美景尽收眼底。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了记忆中狭窄的街道、低矮的建筑和一些老宁波人曾经熟悉的东西。老人们纷纷表示这里见证了宁波的繁华,也承载了太多老宁波的记忆。三江汇流,汇聚“万里之舶,五方之贾”。书写了海丝古港的千年辉煌,而三江口总是宁波港城最浓墨重彩的底色。如今属于大运河(宁波段)的三江口,旧貌换新颜,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孤寡、残障的徐祖赉老人,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拄着拐杖走到“海上茶路起航地”前,要求和它合影留念。其他老人,都被他的点燃兴致,在志愿者的鼓励下,慢慢地放下拘束,纷纷都到凭栏江边,跟自己记忆里的“角度”合影。

寻访文化墙

地铁里的风景--文化墙。除了我们寻访了宁波三江口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地铁站里一起参观了文化墙。文化墙不仅展示宁波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大家通过一面面文化墙,感受具有“宁波味”的文化元素。当老人们了解到1号线共有6个车站文化墙,都是宁波人自己打造。在场的大家,带着期待的同时,无一不是一股“阿拉宁波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驻留的这几个站,每个站内的文化墙主题都不一样,映射地面主要历史文化古迹。”在西门口站文化墙前,大家映入眼帘的是“书卷错落相叠”,“这不是讲我们天一阁的吗?”许尚鹏老人一语道出大家共有的想法,大家一起驻足,感受宁波的藏书文化,居民徐阿姨还在壁画中找到两位宁波藏书与学者的代表人物--- 范钦与黄宗羲。在鼓楼站,大家看到的是用镜面不锈钢材料制作月湖平面图,展现给大家的仿佛是纯净的月湖水,还有小青瓦双坡屋面、风火马头墙以及江南建筑,都别有一番味道。大家兴致勃勃的透过“月湖”看到自己。面对这种视觉冲击力,失独老人薛阿姨:“以前都是匆匆而过,今天特意停下来看,才发现蛮有趣。“在东门口站,它的文化墙不是平面的,而是并排安装了很多大小一致的三角柱。神奇的是,从右边看,古时候东城门外三江口的海运码头。其中古城门清晰可见,江边车水马龙,一片繁盛;而从左侧面看则是现代的三江口繁华夜景图片。老人们啧啧称奇,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会走到左边一会又到右边,观赏不同的风景,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让三江口从古到今的变迁,一目了然。

回味乐游共叙重阳

最后,当老人还在逛东鼓道感受城市休闲长廊的时候,在居家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的“可以回来过节的催促下”,大家意犹未尽的返回居家养老中心,老人们一边吃着精心准备好的水果点心,一边品着长面,回味耆迹乐游及循迹景点跟记忆里的变化对比,品味甬城文化,感受甬城之美。此次重阳耆迹乐游活动以“社区+主地铁线+甬城景点”为服务据点,以“爱老敬老,倡导积极面对老龄化”为目标,“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服务,挖掘多领域、多元化的长者需求,开展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社会支持,通过绿色出行发现生活城市的美好,绿色轻旅游,搭乘地铁,玩转人文景点,串起关于城市的记忆,体验甬城之美。使行动不便的长者的身心健康得到提升,为郎官长者营造一个友善、有爱的为老服务氛围,用实际行动为郎官全域和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郎官重阳5.JPG


郎官重阳4.JPG


郎官重阳3.JPG


郎官重阳2.JPG


郎官重阳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