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699663X/2023-73841 | 组配分类: | 提案议案 |
发布机构: | 区人社局 | 发文日期: | 2023-10-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徐明洪代表:
您在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关心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关心、对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关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就业。我区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稳定市场主体、稳住外来务工人员,促进全区的经济发展。
一是努力拓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十省百城千县”劳务对接,连续四年组织赴外小分队进行靶向招工,由人社干部带队赴贵州、四川、安徽、江西等劳动力输出集中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大力实施东西部结对劳务协作,先后与贵州黔西南、四川凉山州等地开展结对帮扶,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助力我区企业招工用工。依托海曙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市首批零工市场,举办“周五招聘会”,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企业招工和劳动力求职对接匹配。强化省内外高校对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校企合作活动。2021年以来,我区有效开展了数字就业重点群体帮扶场景应用工作,建成了区、镇(乡)街道和村(社区)三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体系,将失业登记状态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列入了帮扶范围,及时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
二是积极推进各项稳岗优工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加大企业用工保障扶持力度,提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今年以来,我区发放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4599万元。年初出台海曙区“稳岗优工促生产20条”全力保障返岗复工,快速开启各项政策受理兑现工作,截止目前发放专项补贴3109万元,惠及企业6504家次、员工7.7万余人。加快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免申即享”,2022年兑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35亿元,惠及企业28517家,下半年根据宁波市统一部署及时启动新一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三是不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关心关怀。我区历来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每年会安排一定的送温暖资金,慰问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地区务工人员。利用赴外劳务协作时机走访留曙过年务工人员家属,发放“对口帮扶地区脱贫劳动者春节慰问补贴”,加强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归属感。在子女教育上,我区根据国家、省市区关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挖掘办学潜力,切实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具体入学办法如下:1.外来务工人员如果在海曙区有住宅房(产权所有人仅为适龄儿童父母亲),可以到房产所在的服务区小学报名登记,由区教育局视实际情况安排公办学校入学。2.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无住宅房,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安排就读:①父母双方在海曙区有相对固定的住所,截至2023年4月30日,在海曙区暂住半年以上并持有效《居住证》,查验日仍在按规定办理,无中断;②父母一方在宁波市依法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3年4月30日,已连续按月缴纳半年以上,查验日仍在参保,无中断月份,补缴或欠费无效。所有入读公办学校的学生均享受免费教育,在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就读但本人或父母符合条件的由政府购买学位,也享受免费教育。2021年海曙区教育局出台了《海曙区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对7大类(低保、困境儿童和孤儿、军烈属或重点优抚对象子女、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原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突发事件贫困学生)实行免费提供营养餐;对4大类(原建档立卡困难学生、低保、残疾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享受生活补助,按住宿小学生1000元/人/年、初中生1250元/人/年补助,非住宿学生减半补助政策。在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保转移接续制度上,一是其离开宁波时,参加的养老保险可以按国家规定进行转移,由外来务工人员向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也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宝、掌上12333等网上渠道申请,全面畅通养老保险转移业务办理通道;二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如若待遇领取地确认为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可把外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转移到宁波,全面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社保权益。
四是着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有效。近年来我区注重壮大外来务工人员培训队伍,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培训为有益补充,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逐步构建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载体多元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支持民办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人员44591人次,发放补贴2000余万元。
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区劳动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对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促进我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体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各项稳岗优工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实施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的措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用工成本进一步加大对我区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及时启动新一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依托省人社数字平台“免申即享”,努力实现经办服务“零申报、零资料、零次跑”。鼓励企业自主选择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补贴。落实职工学历提升补贴政策,组织各类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等,着力提升职工的就业水平和能力。
二是继续营造适合“新宁波人”就业良好环境。深入推进“甬上乐业”计划,结合教育、住建、民政、医保等部门相关工作,逐步实现外来劳动者共享就业、安居、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线上开展“海曙职工之家”微信平台普惠活动,线下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外来职工的归属感。积极落实公租房保障相关规定,视区级财力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租房保障工作。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区将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40套,其保障对象主要是面对在本区内稳定就业的无房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截至目前已累计筹建房源11480套,已认定宿舍类房源合计1725套。我区在企业集中的望春工业园区、南站等区域周边布局新开工建设了7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共有房源5730套,预计到2025年前可全部竣工。这些房源筹集和建成后,将有助于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三是进一步畅通外来务工人员来甬就业渠道。结合东西部劳务协作,持续拓展深化“十省百城千县”劳务协作机制,做大省外劳务“蓄水池”。进一步加强用工监测,完善零工市场功能,开展企业余缺调剂。利用“海曙就业创业帮”“海曙职工之家”“家人您好直播间”“甬工惠”等微信平台,开展线上招聘信息的发布。依托海曙区人力资源实体市场,每周五组织海曙企业举办现场招聘会,方便企业集中发布用工需求,结合民营企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以及金秋招聘月等系列活动要求,联动镇(乡)、街道开展相关主题招聘会,吸引更多的劳务人员来海曙就业。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恳请您继续关注该项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