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山区种粮潜力,章水高山旱稻迎来收获
时间:2022-10-24 09:21 来源:章水镇 浏览次数:

金秋十月,又是一年收获时。10月20日,在宁波市海曙区海拔800米的高山上,粒粒稻穗饱满的旱稻被杖锡村村民鲁瑞尧等人用镰刀割下,整齐堆放一旁。

今年,章水镇的杖锡片区共有130余户村民种植了200余亩旱稻,其中杖锡村占了一半种植面积。鲁瑞尧回忆道,曾经的杖锡村种植过水稻,后来因为种植花木收益大,大家纷纷开始“转行”种植花木。今年,受花木市场饱和政策影响,村里大伙又开始种起了旱稻。鲁瑞尧和村民们将割下的旱稻扛到村文化礼堂前空地上,用传统的脱谷机脱谷脱粒,然后铺成几个方块状,晒于日光下脱水。

“今年是头一年试种旱稻,就取得了600—1000斤的亩产,这成绩实属不易。”杖锡村党总支书记王继淼说,村里种植的是“旱优73”品种,抗旱性强、生长周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成为杖锡村种植粮食作物的优质品种。年初由村里统一采购了1000多斤的旱稻种子免费交于村民手中,大家掏起锄头纷纷下种,不出几月,原本种植花木的半坡变成一片稻田的海洋。步入7月,突如其来的旱情加大了村民种植的难度。即便是旱稻也无法长期缺水,不少村民需要拿着水桶去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打水灌溉。另外,为了保证旱稻的绿色品质,农技专家帮助农户安装100多套诱捕器。

种植高山旱稻也是章水镇在“两非”整治期间的一次尝试。自去年年底开始,章水镇开展“两非”整治,划分出规定的耕地面积,计划种植玉米、番薯等一批传统粮食作物。结合海曙区已有近两年在山区平原种植旱稻经验,海曙区农技专家将旱稻品种引荐于章水镇的高山之上。如今,杖锡片区旱稻的成功种植也顺利挖掘了海曙山区的种粮潜力。据悉,为鼓励村民种植旱稻,海曙区农业农村局还给予种旱稻的村民500元一亩地的补贴。

“今年试种量还不大,但能实现村民自给自足。”章水镇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午饭期间,村民吃着自家种的大米自夸香,还说不需要再出远门购买大米。接下来至月底,杖锡片区将完成全部旱稻收获,种植油菜等作物,待明年3月再次种植旱稻。“明年我们还会积极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用套种、轮种等方式扩大旱稻种植面积,增加旱稻的产量,甚至推出高山共富旱稻米送往广大市民的餐桌上,让山区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