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入选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
时间:2021-05-26
08:45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唯轶 通讯员张慧丽)今年5月30日是第5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4日,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暨杭州市主场活动举行。现场,中国科协授牌6个“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其中我区的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入选,一同入选的还有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谈家桢的故居(旧居)与纪念馆。
据悉,设立“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旨在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学习科学家成才的感人故事,更好地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学风作风。
位于开明街26号姚宅的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原系屠呦呦外祖父姚咏白、舅舅姚庆三的住所。屠呦呦少年时曾寓居姚宅,前后达10年。姚宅建筑前后楼屋两栋,分三个展区,二楼378平方米作为中医药专家研究室、培训活动室和学生科普基地。
去年6月,屠呦呦旧居陈列馆事项启动研究,通过陈列展示、环境布置、活动平台创设等方式,宣传屠呦呦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及中医中药文化内涵,传播其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置身屠呦呦旧居陈列馆,院落里一片翠绿的黄花蒿格外醒目。来自屠呦呦母校宁波效实中学的志愿讲解员告诉记者,正是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为我国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矢志研究疟疾数十载,屠呦呦从中医药古籍《肘后备急方》寻得灵感。在历经190次失败后,终于找到打开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宝藏的钥匙。屠呦呦旧居陈列馆负责人感慨道:“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屠呦呦先生另辟蹊径、对中医药的创新应用,也离不开她和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汗水。”
下步,海曙将更好地发挥屠呦呦旧居陈列馆社会教育功能,激励新一代年轻人以屠呦呦为榜样,为人类健康和国家科学事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