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3MB0X60089L/2021-7564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1-01-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悉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方案》(浙政发〔2018〕48号)文件精神,严格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着力提高农业农村(水利、渔业)工作现代化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开展法治建设。
全局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法治政府建设文件,对照文件内容的要求,强调责任科室(大队、站、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措施,互相积极配合,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落实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明确我局法治政府建设牵头科室为行政审批科。局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工作,中心组全年共组织6次专题会议学习、研究法治工作,集中学习了《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合同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不定期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及进展情况,会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我局认真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一方面,积极开展线上阵地学习,在局微信公众号“农耕海曙”上进行普法宣传,另一方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单位采取集中学习、周二夜学、自学等方法,深入领会、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念。
(三)认真落实“互联网+监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我局围绕“互联网+监管”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掌上执法应用工作。积极推广使用掌上执法系统实施各项监督检查,海曙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入库47名,平台中账号开通47名,开通率100%。目前,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具备执法资格的47位工作人员均已完成浙政钉掌上执法APP账号激活,全面实现执法到位、管理有序。全局掌上执法检查次数243次,其中开展双随机检查37次,开展专项检查22次,开展即时检查184次,检查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我局不断推进规范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为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要求,确保持证率不低于90%,行政审批科牵头全面排查本局及局属各大队、站、所的持证情况,按照要求上报人员参加各类执法证考试,通知我局符合条件的同志及时完成报名并按时参加培训和考试。并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执法证件审验、换证、发证等申报工作。
我局联系实际工作需求,建立了专门的政府法律顾问聘请、履职和考核机制。按照法定程序聘请浙江共业律师事务所马传业律师、许能军律师、金依琳律师三位律师为我局法律顾问,以自然年为单位签订服务合同,颁发聘书。局法律顾问按合同要求对我局提出的法律咨询进行口头或书面回复、提供法律依据,对我局与法律事务有密切联系的往来函件或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协助我局进行行政诉讼等法律事务处理。
(四)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1.多形式展开常规普法。一是多部门联动形式。我局牵头或参与,如每年的5-8月牵头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联合开展禁渔期一打三整治专项宣传和行动;多部门联合开展汛期防汛等演习演练;参与司法局牵头的12.4宪法宣传日活动等。二是与镇乡街道联合形式。如与古林、章水等联合开展农耕节、樱花节、米食节等宣传活动;与集士港、石碶、鄞江等联合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等。三是六进宣传形式。“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食品安全宣传周普法宣传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园区(广场)、工地等。四是疫情执勤点宣传形式。根据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在我局指定执勤点和志愿者参与的点位,突出宣传水利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内容等。
2.多载体挖掘特色宣传。凸显农业水利渔业特色,深入乡村融入乡民进行普法宣传。一是搭建农水渔特色平台。我局通过组建田间学校培养源源不断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海曙“大淦农场”等田间学校除了常规教学外,还将课堂放在了合作社和田间地头,通过特色化教学手段将技能和法律知识传送到今后海曙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手上,加速培养乡土专家。除此之外,通过农博会、展销会、数字农业现代示范园区、三江六岸防洪堤、山塘水库、各类民宿、茶艺大赛等一系列特色载体,为老百姓带去普法宣传资料,全面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普法。二是借力海曙农业传统节日。海曙农业资源丰富,优势特色产业有蔺草、水稻、贝母、茶叶、笋竹、水果等,农业传统节日氛围浓厚。我局先后以农耕节、樱花节、毛笋节、农民丰收节、米食节、鄞江十月十庙会等23个节庆为契机,到全区节庆所在地开展特色普法活动,专题讲课、拉横幅、设置宣传面板、问卷答题、宣传册和小礼品,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感受农业文化的同时学法、懂法。
3.“最多跑一次”带动宣传。行政审批科入驻分中心,处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前沿,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成果共享是我局的职责。我局根据省厅下发的“八统一”群众办事指南,编辑印刷了《水利系统“最多跑一次”事项培训教材》、《农业系统“最多跑一次”事项培训教材》、《林业系统“最多跑一次”事项培训教材》、《渔业系统“最多跑一次”事项培训教材》四套教材各250本,下发到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内容涵盖我局相关的中高频事项的办事法律依据,受理条件、材料清单以及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我局将水利、农业、渔业最新施行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汇编,以法律法规中穿插漫画、图解、工作照片的形式制成宣传手册三套各1500册,在5次规模不一普法宣传活动中发放各850册。同时,我们制作了10幅易拉宝、30条不同内容的宣传横幅、答题有奖等形式,结合农民庆丰收、鄞江十月十等活动,给农民百姓树立了直观的法律印象。
4.长廊文化展示农业农村形象。局党委利用南北办公室中间宽阔的走廊位置,经过精心设计,结合每个楼层的办公人员职责,制作了4-8楼的宣传展示长廊。主题分别是4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6楼“治水兴邦”、7楼“忠诚、担当、干净”、8楼“防汛、防台中枢”,分别对应我局林、农、水、廉政和防台的职能,展示农业农村形象。
5.立体化打造“农耕海曙”微信公众号。我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农耕海曙”上线以来,局党委就要求在“农耕海曙”上进行立体化的普法宣传活动,作为线上普法宣传的主阵地。截至2020年8月,已发布文章、视频等普法信息325篇,其中“世界水日”的《爱水、护水画出来,节水手抄报邀您来点赞》点击量达到5265,起到较好的互动和宣传效果。
6.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与普法并进。我局共轮流派出87名干部职工分别到高桥、集士港、宁波南站广场的疫情执勤点坚持执勤,同时农业综合执法大队13人全员全勤保障宁波市肉制品主要供应地——宁波方兴屠宰场的正常运转、非洲猪瘟检测和肉类供应。期间涌现1名先进个人和1个先进集体。同时疫情期间加速做好水利企业复工审核工作,推进水利工程分步分批稳妥复工复产。根据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在疫情执勤点和志愿者参与的点位,重点宣传水利生态、野生动物保护、保春耕等方面的内容。
二、2021年法治工作思路
2021年,我局将根据法治社会建设新要求,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结合高水平推进省域、市域治理水平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撬杆,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水利、渔业)领域法治工作:
(一)全面完成法治工作任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新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区委区政府的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二)全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一根本,扎实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终身化,深化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层级化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形成责任链条,落实推进本地区法治社会建设的领导责任。
(三)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切实加强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局属各执法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三项制度”专题学习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实务研讨、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能力。
(四)持续深入“互联网+监管”改革。结合农业农村实际,全力抓好农业农村、水利、渔业领域的“互联网+监管”工作,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引导所有执法人员进入平台技术咨询钉钉群,在日常检查中不断完善执法水平,安排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以考促学,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提升执法主体能力素质,为法治宁波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