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740/2020-70948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石碶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0-06-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19年度工作回顾
人大石碶街道工委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中心工作,以建设务实有为人大工委为目标,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把准民愿为主要途径,不断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努力推进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完善人大工作制度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始终坚持人大工作向党工委报告制度,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自觉维护街道党工委“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配强配全人大工作人员。按照简易、实用、共享原则,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四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区域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搭建富有实践特色,使用便捷高效的平台体系。
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强政治引领,提高代表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组织代表开展《宪法》等专题学习活动,执行代表履职积分登记制度,发挥代表职业资源优势,积极参加区人大牵头的法院旁听、电视问政等活动,帮助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
壮大联络站队伍。组建民情联络员和政情咨询员“双员”队伍,依托人大联络站(点),全年召开民情联络员恳谈会、日常接待活动共20次。同时为贯彻执行《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人大工委积极筹备,仔细排摸,制定工作制度,确保居民议事员选聘工作顺利完成。
二、围绕中心工作,依法履行监督职能
民生视察在突出“成效”上下功夫。以一代表一项目为要求,精准监督,每季度通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中安排代表现场实地调研2次、主题接待1次,视察评议开展情况1次,走访选民代表20余位,广泛听取民情民意20余条,及时与街道各部门沟通处置,对重点问题部门领导书面答复,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主题接待在突出“实效”上下功夫。围绕党委重视、政府关注、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再提升,S214省道改建工程交通拥堵,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等主题接待。近百名来自村社、企业的选民代表和民情联络员参加接待活动,将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提交,人大工委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处理,形成书面材料,报相关职能部门限时回复,跟踪督办,并在代表微信群、人大网站上公布主题接待活动最终的办理结果。
调研考察在突出“长效”上下功夫。紧扣中心,有专题,入基层,使代表开阔眼界,对当前新常态、新形势下各项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启发,先后开展了“三服务”,街道总工会相关工作、学前教育“两条例”执法检查、国骅集团企业发展情况、街道财政的运作情况和人大信息化工作等调研活动,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代表们积极思考、深入讨论,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良好助推作用。
三、紧贴新形势要求,发挥人大工作效力
代表履职监督更加灵活高效。试点开展对接“四个平台”主题接待制度,发挥地理信息平台和四个平台优势,为代表履职研判民生问题增加了更好的渠道,有效推动代表联络站从实体化向网络化、开放式转变。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反映214省道的交通拥堵问题较多,人大工委牵头组织区人大以及“两员”代表20余人进站商讨,促进其优化节点方案,并安排代表跟踪督办落实进度。
代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更加深入有力。在促进政府工作中,人大工委积极牵线搭桥协助代表和有关部门沟通。闭会期间多次收到选民群众提出的关于栎社片区各行政村污水外溢的问题,市、区代表立马提交建议,引起市、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多条措施进行疏导,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群众评价较为满意。
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率先探索建立“口袋里”的代表联络站,16位区代表分别与160多名选民建了微信群,方便及时接收与答复选民意见建议,并转交人大工委,由人大工委研判处理。此外组织了三次代表述职评议活动,近50名选民群众听取汇报并进行满意度评议,形成了代表倾听选民、选民督促代表的双向互动。
一年来人大石碶街道工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代表深入基层调研不够深入,监督民生实事工程的力度还不够大,以后,人大工委将认真研究、努力改进。
2020年工作重点
2020年,人大石碶街道工委将在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以贯彻落实《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为主线,全面落实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聚焦中心大局,服务发展改革,推进民主法治,参与社会治理,在探索发挥基层人大自身建设、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能上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探索创新,激活工作动力。切实增强人大代表、居民议事员、政情联络员和民情咨询员四个队伍的建设,推行“1+2+n”工作制度,每次接待确保一名街道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2名人大代表,若干议事员,每年至少进联络站(点)1次,同时结合“每会一法”等平台提升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当好宣传员、信息员、代言人。将基层群众反映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时汇总、有效分析,为高质量提出议案建议打好基础。今年人大工委将在做好议事员的年度履职信息化建设上进行探索,切实增强议事员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紧密联系群众,服务大局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的实施意见》切实提升人大代表跟踪监督、持续监督、反复监督的监督实效。一是围绕当前工作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的影响,开展主题接待,推动疫情防控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二是围绕焦点,加强对街道经济、财政收支管理工作的监督,促进街道财政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三是围绕热点,开展对社会垃圾分类处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等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监督。四是围绕敏感点,顺应民意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视察与检查,全力抓好2020年度民生实事工程的监督和跟踪问效。
三是扎实平台建设,打牢信息基础。按照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发挥作用的要求,纵深推进代表联络站平台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健全代表联络机制,发挥联络站和选区微信联络平台、钉钉平台作用,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模式,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升级人大地理信息平台,通过打造地理信息和四个平台信息共享共通模式,更好发挥联络站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督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