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72330499/2019-76788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19-02-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一、2018年重点工作
(一)产业品牌化建设不断强化
打响宁波“书香之城”核心区品牌,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海曙”的实施意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都市旅游”目的地,完成编制《海曙区都市旅游专项规划》和《海曙区民宿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做好“旅游+”体育文章,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宁波国际攀岩大师赛、全民健身月月赛等品牌赛事。出台《海曙区扶持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17年海曙促进旅游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体系,扶持项目142个,扶持资金超1千万元。
(二)文化发展硬实力不断提升
1.全面建设“书香海曙”。将“书香海曙”工作列入区委年度重点改革项目。今年新成立读书组织20家,新增实体书店3家,全市首家高校新华书店正式开业,全省最大的青少年主题书店开明书院正式开业。举办了“戊戌开卷·新春书展”、“书香之城·海曙阅读季”等系列活动120余场,举办第四届浙江全民阅读节系列活动——“书香之城”阅读分享会。
2.用文艺精品推动文化惠民。入选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培育名单。开展文化惠民“百川工程”,送演出下乡1000余场,公益电影基地放映电影2026场,受惠群众30万余人次。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建立了文化馆干部一对一联系镇(乡)街道文化站制度。原创小品《钉子》,在宁波市第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曲艺汇演中荣获表演、创作双金奖,在浙江省第二十九届戏剧小品邀请赛上获得银奖。
3.深入做好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参与做好城隍庙展陈设计,监督指导城隍庙修缮工程;完成永丰库遗址公园环境整治、鼓楼修缮工程和天妃宫标志碑安放工作,董孝子庙重建工程进展顺利。非遗工作稳步开展,开辟“海曙非遗之旅”线路;我区高桥镇入选首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实验)名单。董幼琪等2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精心布局“嗨文化,惠旅游”海曙文化消费惠民月品牌活动。现有各级文创园区13个,数量规模已达到全市第一。其中1844艺术生活中心已被评定为市级文创产业园区,其余12个文创园区也均已被评为市级(培育)文创产业园区。截至三季度,我区有规限上文创企业312家,规限上文创企业实现增加值24.47亿元,实现营收179.63亿元,同比增加值1.8%。其中,宁波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复评,旷世智源工艺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5.探索文化市场管理新举措。全面投入使用文化市场三级联动智慧监管平台。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无证黑网吧及娱乐场所取缔、文明城市创建迎检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全年出动检查3823家次,违规54家次,立案调查55件,办结案件54件,开展双随机检查24次,联合执法行动23次,取缔黑网吧6家,拆除地面卫星接收天线 10个,查缴地面卫星接收设备41套,发现安全隐患抄告消防部门9次,街道4次。区文化执法大队今年获评了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双服务)先进集体。
(三)旅游发展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1.搭建全域旅游建设平台。举全局之力推进天一阁·月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指导浙东大竹海景区推进国家3A级景区创建。龙观乡成功入围2018年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第三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创建名单。做好A级景区村庄建设,2018年全区成功创建A级景区村庄16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2个。加大景区厕所革命推进力度,2018年全区完成建设旅游厕所28座,其中新建17座,改扩建11座。
2.提升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准。强化旅游住宿业品质,做好民宿、特色客栈等级申报评定工作,正房客栈申报三叶级特色客栈、向阳舍申报四品质升级。指导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全市十佳(优秀)旅行社、星级饭店和花级酒店等评选,浙江飞扬国际旅游集团、园林旅游公司、宁波中国青年旅行社和锦江旅游汽车服务公司荣获2017年度全市十佳旅行社,万豪酒店、浙海大酒店和云海宾馆荣获2017年度全市十佳星级饭店,凯州皇冠假日酒店和宁波饭店荣获2017年度全市优秀星级饭店,海怡大酒店荣获2017年度全市十佳花级酒店。重点做好2018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旅游市场管理,确保假日旅游市场繁荣有序。
3.利用节庆活动助推旅游宣传。组织企业参加“宁波旅游福建推广周”、“宁波旅游山东推广周”、“中国旅游日”、中东欧国际旅游交流大会等市场推广活动。举办“2018海曙‘贞丰之美·食在云海’”活动;协助举办鄞江“三月三”、五龙潭山水文化旅游节、梁祝“花朝节”、浙东大竹海竹粉节、“竹农下山”竹生活文旅节、春耕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以节庆促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4.做好旅游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旅游企业赴贵州开展旅游交流合作活动,同时与贞丰签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两地旅行社代表也签订了输送客源合作协议。组织规划设计公司前往贵州义龙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楼纳村3A级景区村庄建设情况。举行以“山水迎宾朋·避暑到贞丰”为主题的2018贵州贞丰全域旅游推介会并推出“海旅之约——小候鸟暑期团聚计划”活动。
(四)体育发展成效显著提高
1.以品质促赛事。举办2018“一带一路”中国宁波国际攀岩大师赛、全国青少年皮艇球锦标赛、全国徒步大会“双11”持杖行走联动日等一系列大型知名赛事活动。以高规格体育赛事,提升海曙体育竞争力。
2.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推出海曙区“全民健身月月赛”活动、实现“周有活动、月有主题、年有品牌”的目标,截至目前已举办2018宁波(醉美樱花)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比赛、春季钓鱼比赛、第二届爱在梁祝马拉松嘉年华、龙观“半山伴水”杯自行车爬坡赛、第二届乡镇街道篮球比赛等系列活动13项。
3.赛事成绩创新高。组织参加省运会,并发挥优异,共计获得金牌18.65枚。组队参加市青少年各类比赛,其中短式网球、田径、标网获得全市团体总分第一名,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获得全市团体总分第二名。在2018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上我区选手揽获2金1银,在2018年全国艺术体操集体锦标赛和冠军赛上分别收获10金和4金,还收获了2018年全国艺术体操集体锦标赛个人团体冠军。
4.产业设施布局稳步提升。设施方面:积极开展全区体育设施场地排摸工作,力求零漏报。同时,夏禹路全民健身中心方案设计中,城区更换和新装健身路径126件,完成章水镇文体中心、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10个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建设。产业方面:全面开展全区体育产业调查摸底和政策研究,委托第三方单位对542家体育产业单位进行调查核实,今年上报申报市体育产业扶持引导资金单位9家;积极组织参加市体博会,组织参会企业20家、展位面积324平方米,相比去年大幅增加;龙观乡“绿谷龙观”获评2018年度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二、2019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保持海曙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工作迈上新征程
1.推进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统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镇(乡)街道分馆建设工作,建设基层“阅读书房”100家。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共建等措施,提升老城区8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高桥镇文体中心开工建设,鄞江镇文体中心完成装修投入使用,横街镇文体中心开工建设,新增省一级站1个以上,推动古林镇创建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抓好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实现规模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社区文化家园10家以上。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七进”活动,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形成全民阅读的“海曙模式”。
2.深化公共文化惠民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百川工程”,推进城乡文化交流互动,广泛开展区域性群众文化展演活动,做精做强“家门口文化”“我们的节日”“百姓文化课堂”等品牌活动,举办好海曙区小品、小戏、曲艺大赛和海曙区舞蹈大赛等活动。每年“送演出下乡”600场、“送电影下乡”2026场、“送话剧进校园”20场。推动免费开放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根据冬夏时令、国家法定假日、周末等实行错时开放。对镇(乡)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农村文化礼堂、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形象标识进行规范统一,实现制度上墙、服务项目上墙和信息公开。
3.完善文化产业布局。着眼于文创园区对区域文化产业带来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对上海圣博华康公司筹建的文创园区和爱珂文化传媒公司筹建的爱珂音乐文创产业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以重点文化项目对区域文创产业的拉动为纽带,进一步积极参与海曙区横街镇引进的蓝光水果侠星球游乐项目的对接和争取项目落地工作。
4.统筹推进传统文化工作。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文保房和历史建筑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结合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文保房和历史建筑主动融入文化产业空间载体打造中,通过服务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着重推动林宅、吴氏支祠、湖心寺(月湖庵)、袁宅后进部分、马园村54号等一批文保房和历史建筑的文化项目入驻工作,打造新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此外,计划增加3--4个视频监控文保单位,保障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视频监控全覆盖,确保文物安全。
(二)突显海曙旅游魅力,推动旅游工作开启新篇章
1.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优势。一是指导居家博物园开展3A级景区建设提升工作,争取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二是继续推进A级景区村庄建设,组织A级景区村庄创建单位所在镇(乡)、街道和村庄相关工作负责人开展A级景区村庄培训学习活动,完成2019年度A和2A级景区村庄的评定和3A级景区村庄的申报工作;三是推进民宿标准化建设。培育向阳舍申报浙江省金宿级民宿。做好基地复核和创建相关工作。四是做好跟踪服务,推进鄞江、横街和龙观等乡镇的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
2.促进旅游行业品质新提升。做好星级酒店、花级饭店、特色客栈和旅行社复评复核工作,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旅游行业品质登记评定工作。成立区旅游行业协会,增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引领旅游行业发展。加强行业培训,组织导游、景区服务员和饭店服务员专业培训,提升旅游行业服务人员素质。重点抓好节假日、黄金周、防汛防台等特殊时期的旅游安全工作。
3.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进一步开拓长三角区域高铁沿线城市的短途市场,推动海曙旅游市场开发;借力省、市旅游促销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宁波国际旅游展、浙江省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宁波旅游日等推广活动,加强国内市场营销力度。完善旅游宣传品推广,打好海曙旅游宣传基础。
4.取得旅游质量监管新成效。做好浙江旅游统计系统、旅游抽样调查、十一黄金周等统计工作,定期做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规范专项行动,构建诚信经营的旅游市场环境,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重点推进全域旅游相关统计工作,尝试开展全域旅游乡村统计试点工作,力争在统计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三)展现海曙体育风貌,推动体育工作突破新记录
1.加强体育产业政策扶持。研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对于省市体育产业扶持资金申报项目,既讲规模和数量,更讲质量和效益,将真正体现我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企业列入省体育产业发展名录库。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运动休闲小镇、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等。
2.加强大型品牌赛事打造。将赛事经济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谋划好、举办好“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全国攀岩联赛、全国青少年皮艇球锦标赛、全国徒步大会“双11”持杖行走联动日等有影响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品牌赛事。
3.加强旅游体育产业结合。加快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战略合作、项目开发、资源整合、市场综合上有所突破,共同打造运动休闲小镇等精品项目,同时加快体育与文化、教育、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
4.加强体育产业平台搭建。结合海曙体育资源和产业项目,适时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整合资本、品牌、管理、项目等资源,共同推动海曙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积极开展对外体育产业交流,通过与兄弟县市区、高等院校和实力体育企业的交流,拓宽产业发展视野,寻找合作空间。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宁波青年体育产业创业创新大赛”等,给予海曙体育产业更多展示机会和舞台。
宁波市海曙区文广新闻出版局(旅游局、体育局)
2019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