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宁波,繁茂丰沃的乡村
人们对于水的依赖直至今天
它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工业化的今天,一方好水
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去守护
让我们走进水乡深处
看看海曙水乡的全景风貌
1、岳童村
一见岳童,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高适的那句诗:“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不过,岳童村没有田地,只有一眼望不见头的流水,与充满生活气息的房舍。
初入岳童,最叫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齐整洁净的街道,与一条碧幽幽、水清清的长河。河上架着一条桥,名曰“文华”,颇有意韵。
河水一边是绿木成荫、灌木成排的走道,一条依傍长街、街道与河道用朱栏相隔,其间有一座可用“雕梁画栋”来描述的凉亭,朱红而醒目。想象着在炎炎夏日,坐在亭中,感受着丝丝凉风从水面飘来,必然是凉快舒爽得很!
这条河被当地人叫做“童家横河”,因此地原名“童家横村”,后来与其他村合并,才改的名字,但多年的叫法成了习惯,保留至今。
竖立在河道旁的“集士港镇岳童村村级河长公示牌”,上面写着河道名称、起点终点、长度、村级河长、河长职责、政治目标等,最后还有打印清晰的监督电话,展示出岳童村一贯的“合心合力”作风。
推荐理由:干净整洁的岳童村处处都是村民精心养护的痕迹。每条街、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他们合心打造美好家园的决心。“童家横河”更是受益匪浅,被打理得干净整洁,充满了祥和宁静的气息。
地址:海曙区集士港镇北部
交通:605路、648路;自驾途经中山西路、广泽北路
2、西洋港村
说江南,哪里是江南?苏杭?前童?还是天一阁?脚下已是江南,便处处是江南。西洋港村,便带着“最江南”的独特韵味。
西洋港河全长6.6公里,南起古林,北到中塘河,是海曙区的一条主要排涝河流。
站在桥上,一边是宽阔平静的河面,穿过另一条桥,不知往何处去,一面是一条小沟,水很浅,河底隐约可见。
据附近老农说,现在这条河每天都有人来整理,打捞垃圾、浮萍,如果河水污染,也有人管,不再是以前脏得连鸭子都不愿意下水的样子了。
今日的成果得之不易。如这位老农所说,以前的西洋港村可不是今日明澈如镜的模样。整治西洋港河,一共进行了三期工程。河流清淤,修堤筑坝,建造亲水平台、景观亭、木栈道等,还加入了水文化的元素。其中的一期二期,先后获得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称号。可以说,西洋港河是从河水到精神的全方位治理。如今,看着老农欣慰而开怀的笑容,足见这场整治成绩喜人。
推荐理由:西洋港村可以说是江南水乡美景的缩写,无论春夏秋冬,西洋港河边都有郁郁葱葱的植物,为周遭带来勃勃生机。另外,西洋港河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经过西洋港村的规划与治理,使昔日臭气熏天的河水一步一个脚印变成了今日的模样。
地址:海曙区古林镇西端
交通:605路、626路;自驾途经:柳汀街、鄞县大道
3、古林村
一叶扁舟,邀三两好友,泛舟河上,谈谈风花雪月,说说人生理想,这样的场景虽然不够时髦,却风雅别致,叫人心生向往。
看到古林村碧幽幽的河水,大抵很难想象出,以前污染严重的样子。当初,眼见着河水污染日益严重,古林镇树立“绿色GDP”理念,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实行铁腕治污、制度保洁,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才有今日河清水秀的古林村。
当地人将这条从古林桥下流过的河,叫做“黄古林河”。桥边是繁华的闹市,有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各类商店,车水马龙,热闹异常。
与桥两端的繁荣景象相对,那河的两岸宁静自得,充满生活气息。靠岸的水面上,停泊着几艘老式船,有的有篷,有的无篷,但无一例外的,都透着股“泛舟江上,休闲自在”的劲儿。
问河边居民,才知道那船是用来捞蛳螺、抓鱼虾的。问及这河里的水是否一直这样清澈,居民回答,有人管理,每天都打捞水草。
为确保水质持续清爽,古林镇打捞销毁沉船171只,关闭临河畜禽场所12家,拆除面积6774平方米。各村还配备1至3名农田保洁人员,每1000亩土地有专人负责收集农资包装废弃物,累计收集17余吨。
风光的背后总是艰辛,河水清澈的背后淌下的,是许许多多无名英雄的辛勤汗水。临走前,居民还特意推荐了古林的草席、草药,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想来,以后他们的骄傲又多了一样,便是古林的河。
推荐理由:古林村拥有资善观街心戏亭、九狮桥上的九狮石刻、五港口的五港桥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当清澈的河水流过这些古建筑,仿佛启动了逆转时空的按钮,封尘在历史过往的画面栩栩如生地重生到了现在。治理河水的胜利,不仅是环境的胜利,也是景色的胜利。
地址:海曙区古林镇
交通:605路、623路;自驾途经:机场路高架、鄞县大道
4、光溪村
第一次去光溪村,路途却毫不陌生,因为它与大名鼎鼎的它山堰村隔水相望,是“朝夕相对”的好邻居。
它山堰是鄞西地区的水利枢纽,历千余年而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洪、引灌的重要作用。鄞江水系发达,贯通甬江水系、杭甬运河、长江和大海,光溪村与它山堰村仿佛心脏的左右心室,河流如血脉,促进着鄞江的经济繁荣,也孕育出了远近闻名的小龙虾,光溪村便坐落着好几个龙虾馆。
一条官池桥,架在河两岸,连接起两村的往来,尽管是两个村,但围绕着同一条河水,生活难分彼此。
光溪村有一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单孔石拱桥赫赫有名,光溪村之名也因它而来,那便是光溪桥。光溪桥又名许家桥,始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年,由鄞县县令沈继美率村民所建,后又重修过两次。
因为小溪桥位于光溪支流小溪港上,当时的县治、州治所在地就在小溪镇,时间长达600余年。因此,现在的鄞江人在外都自称为小溪鄞江桥人。
推荐理由:著名的光溪桥可以追溯到明世宗嘉靖三年,至今屹立不倒。如今已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溪港南北流向柴家河,沟通鄞西河网,南塘自此流向宁波甬水桥,是宁波母亲河的源头。
地址:海曙区鄞江镇
交通:634路、637路;自驾途经:机场路高架、214省道
5、李家坑村
清晨云雾下的李家坑,就像是城市人理想中的避世之地,并没有决绝的隔断外界,它和世界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为寂寞的人留一线世俗的念想,却恰好洗去浮躁。
李家坑山环水绕,山间一条常年不断的小溪由南至北汇入大皎溪,风水极佳。
大皎溪上游建有“榧树潭”的水库,河里的水量并不大,但流速颇急。河床大大小小裸露的岩石,与丹山赤水的峡谷中的石头一样多呈红色。
李家坑的溪道受风化及流水侵蚀,切割形成了陡峭的峰脊高耸。全溪道有9段景点,阳关三叠、江南水乡、急流勇进、潺湲过云、冷龙潭、虎跳涧、云溪环碧、飞流直下、芙蓉出水等,被称为“皎溪九曲”。
若有一叶扁舟从这2600米的流水上经过,在纵深的峡谷溪流间打转,两岸是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山林,身处其中,仿佛身处飞檐走壁的武侠巨片,将是怎样的奇妙旅程。
推荐理由:李家坑廊桥上有碑文记录:“李家坑,浙东四明山文化古村也,其北有大溪坑自西向东折转南下蜿蜒环绕,流水淙淙,经年不息。”不仅如此,这里的溪水生活灵动、千变万化,或急或缓,或动或静,或激情四射,或宁静悠远,故而被称为“皎溪九曲”。李家坑的水,不仅方便生活,还使村民的生活富有生趣与乐趣。
地址:海曙区章水镇
交通:617—4路;自驾途经:机场路高架、214省道或甬金连接线、甬金高速
6、雪岙村
进了雪岙,一下车,就听到流水“哗哗”,那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大自然的低声歌唱,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欢愉与热情。冬天的溪流会比往常的水位略低,铺在溪底的乱石露了形,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却是另一番的景象;有阳光的时候,照在上面,那水光是七彩的,石头也是七彩的,仿佛油画家不经意的涂抹,却是最绚烂的颜色。时不时还有路过的小鸟按捺不住美景的吸引,从天上俯冲下来,在石上翩翩起舞。
溪道蜿蜒,如一条灵蛇,肆意地展示着自己的灵动与活络。水从上游流淌下来,时而平静,时而湍急。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的水是从石鼓门水库流淌下来的,只是现在水库关闸,所以水才少,但只要一下雨,溪水就会充盈起来。
不仅如此,雪岙村至今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面积近130亩的桃山,每到夏季便吸引着周边的游客前来采摘购买。
凤凰山边的神玄古道,每逢节假日、周末都会吸引着大批登山爱好者前来游玩。村内还保留着当年村未能通电情况下,引上游水,利用水流冲力原理代替米粒去壳的部份景观。可以说,从古至今,雪岙都离不开水。
推荐理由:雪岙村的溪水,已具景点的水准。同一条溪流,不同的时节去,都有不同的风情。春天水映桃花,清澈得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水;夏日溪水穿过林荫,远远地看,仿佛一条蜿蜒的玉带;金秋时节,落叶纷纷,溪流承载叶舟,起起伏伏;到了冬季,乱石现形,与溪水组成一幅天然的冬景图。这份得天独厚的美,便藏于雪岙待人识。
地址:海曙区龙观乡
交通:673路;自驾途经:机场路高架、214省道或甬金连接线、甬金高速
7、李岙村
素有“中国桂花之乡”称号的龙观乡,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种植桂花,如今全乡几乎村村有桂,家家皆植,盛放时节,香飘千里。李岙也不例外,李岙的桂花观光园内几千亩的桂花竞相开放时,仿佛是龙观最大的盛会。
人们在花丛中赏花、咏桂诗、采花,五大三粗的汉子恐怕也会生出这样充满雅气的闲情逸致来。不过桂花有季节,要应季赏看,李岙的水没有季节,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情致,却一般的清澈透亮,叫人一见难忘。
在李岙拍河景照,便有村民热情地跑来介绍,一说桂花飘香,二是河水清明。河水干净如斯,除了李岙水库的水质优秀之外,还要感谢平日的治理。据村民所言,这里的水承包给专门的公司打理,水草、垃圾等,三四天清理一次。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小鱼也比其他地方的壮实鲜美,买卖起来,价格高达7、80元一斤。
与河并行的,还有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溪流,为了部分保留老习俗的村民而设,两边用鹅卵石围住,因为水浅,越发清澈见底,细细的水流从鳞次栉比的联排别墅中穿过,通向远方。别墅崭新,应当落成没多久,居民不多,却透着别样的安逸。信步溪流边的步道上,光照水,水照人,潺潺的流水,仿佛悠悠的时光,踩着轻松而惬意的脚步,漫步人生之路。
推荐理由:新中式古典风是李岙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同样的白墙灰瓦,却给人明快、爽朗的印象。流经村中的那条长河,被他们亲切地称呼为“李岙河”,河宽且清,有专门公司每隔三四天清理一次水草、垃圾。在村里,还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景观小溪,从鳞次栉比的联排别墅中穿过,潺潺流淌的水声为每位途径此地的村民奏响欢迎的乐章。
地址:海曙区龙观乡
交通:641路;自驾途经:机场路高架、214省道或甬金连接线、甬金高速
枫桥夜泊也好,小桥流水人家也好,用桥梁咏叹水乡,吟唱的是关于水乡的审美。由人文况味连缀起来的诗意,或许也是水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