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浙东龙文化发祥地、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宁波五龙潭景区广场,锣鼓阵阵,鞭炮声声,人头簇拥,热闹非凡,“龙腾海曙观风问俗”2018龙观乡第四届“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节拉开序幕。
上午8时许,在阵阵焰火鞭炮声中,由旗锣队鸣锣开道,打扮成古时模样的供品队人员抬着全猪全羊,在“族长”们带领下行进,紧跟而来的旗幡队、祭祀队,11支彩龙与文艺表演队及观众一起,整个队伍约200余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向五龙潭润泽潭(龙母娘娘潭)行进,沿途的锣鼓声与拍客的“咔嚓”声闹翻了山谷。
在润泽潭,地上铺着红地毯,摆放的长桌上铺着黄布,供奉着全猪全羊、美酒佳肴、什果等,三支高香冒着青烟,烟雾围绕整个润泽潭;二支高大的香烛燃着光亮,迎风摇曳……鸣放焰火鞭炮后,祭龙大典开始。“龙旗高悬,驱邪迎祥;神龙抬头,万物复苏……”,年长的“族长”开始宣读《祭龙文》,然后,祭祀队、舞龙队等依次上香叩拜。
祭龙大典结束后,团队回到主会场,举行“引钱龙”、“满仓”仪式。“引钱龙”,是古时祈求农业丰收,抑制百虫,祈祷身体健康,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满仓”是祈福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丰衣足食。期间,穿插着龙舞、马灯、歌舞等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宁波市旅游局、海曙区政府、海曙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旅游局)有关领导参与了“引钱龙”、“满仓”活动,出席了景区玻璃栈道修建签约仪式,并与慕名前来的两千余观众一起参与现场观摩。
龙观乡第四届“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节,除了祭龙大典、“引钱龙”、“满仓”和签约仪式外,在景区停车场民俗文化展示区,还有剪纸、捏面人、制作糖人、木莲冻果、茶叶、年糕等艺术精华现场制作和演示,游客们不仅可以体验制作,而且让人们更加了解了“非遗”艺术的魅力。
祭龙祖是龙观人沿承祖先们留下的千年习俗,具有浓厚的龙文化特色。据史书记载,唐咸通年间,鄞县县令为解百姓数月旱灾,召集衙门文武百官前来五龙潭祈求龙王祀雨,跪拜了三天三夜,最后龙王施了一场大雨,让百姓解除了旱灾之苦。自此之后,县令感恩龙王灵验,便在此建造了“祭台”、“五龙神堂”等设施,每逢灾年都会前来礼拜。为此,“请龙求雨”在龙观延续了上千年。据传,祭祀龙王还与龙观的地名有关。说是有一高人来五龙潭游玩,见这里山清水秀,神龙深藏,感慨万分,便问一山民,此地是如何之地。那山民说“观龙”。那高人一听,顿时脸色发白,似乎触犯了天庭。便说:“世上哪有人观龙,龙观人才是也。”那山民也有几分文化知识,便将此事告知了族长。族长一听很有道理,便将“观龙”改为“龙观”,便有了龙观地名,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