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古镇,风雨廊桥南侧,一片古色古香的粉墙黛瓦之下,坐落着鄞江陈列馆。古镇千年的柔软时光,在这里静静收拢。新近出土的宋元时期各类陶瓷遗物、它山堰地质构造横断面模型、现代科技打造的它山堰泄洪3D光影效果、精美的梅园石雕刻、大型沙盘里鄞江未来“风情小镇,山水小城”的美丽画卷……新与旧、古与今在此交融。从历史深处的回眸,望向更加辉煌的梦想。
鄞江之时——一幅“四明首镇”的历史画卷
陈列馆共四个展厅,分布在两个楼层,主题分别为鄞江之时、鄞江之韵、鄞江之业和廊桥馆。
2013年,民间集资重建鄞江廊桥,建成后剩下的集资款就用来打造鄞江陈列馆。廊桥馆里图文并茂地介绍廊桥的建造过程,著名画家盛元龙创作的廊桥风情的连环画绘出了近百个大人小孩在内的民国人物,展现古廊桥上卖草席、衣服、棉被、木桶、箩筐、饮食等熙熙攘攘的场景。陈列馆因此成为鄞江民间热爱家乡、热衷公益的力量的凝结,更是一部流光溢彩、内涵丰富的阅读鄞江千年历史的立体书册。
鄞江之时展厅迎面是大型玻璃钢浮雕,古时的鄞江、官池塘,骑马行走的人影,勾画出千年前鄞江的风貌。这个厅里依次陈列着500余年州县治历史、它山堰水利文化、市井之时等板块。从东晋建句章县城,唐置鄞州、明州,重拾河山500余年中的鄞江(即小溪)至高无上地成为浙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的痕迹在墙上图文并茂的展板中停留。仿照光溪桥形状的小型拱桥光影流动,如架在时光之河上。站在桥上,迎面是现代多媒体效果打造的3D它山堰泄洪场面,水波汩汩流动,气势非凡。陈列馆策展人陈万丰告诉记者,它山堰水利文化陈列充分利用了20多年来水利、文物部门专家与民间文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有上世纪90年代发表在《科技导报》上的相关论文,也有“它山堰四大奇迹”的详细介绍,有它山堰地质构造横断面的模型,也有不久前它山堰1号地块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文献、实物、照片、模型等,将它山堰这一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通过多种视角进行解读。
从它山堰单元到“市井之时”单元,茂昌百货店、穗丰米店、源盛布庄、介寿堂药店等众多老字号组成了旧时鄞江老街风情。凝固的历史,水利工程的智慧,在这里化身店铺林立,生意兴隆、街道繁华的生活气息,穿越到古镇的千年时光,变得触手可及。
陈万丰表示,陈列馆的建设受到群众的关心支持,馆内展出的300多件(套)实物大多数来自民间捐赠。民国时期的红花碗、青花碗、米箩、煤油灯、印糕版、自鸣钟、格子旗袍、香云纱大襟衫等老物件,带着孙女卖竹器的赶集老人、丈夫裁衣、妻子缝制的裁缝铺等硅胶像场景再现,映射出旧时生活里的记忆碎片。
鄞江之韵——凸显桥、石、庙会的文化魅力
第二展厅是鄞江之韵,扑面而来的玻璃钢浮雕,以石、桥、庙会为主题的画面,衬托“诗画江南,遗韵无穷”的主题。
鄞江镇西为四明山区,集雨面积广阔,一年四季山溪直泻,因此,鄞江多水,光溪、鄞江等水系,水质清澈。鄞江的山山水水,组成迷人的鄞江十景风光:它山堰、光溪桥、晴江岸顾树林、澄浪潭……山水之间的那些古桥,鄞江桥、光溪桥、六贵桥、悬慈桥、梅园大桥等,描绘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致,也是美丽乡愁的寄托。
民间捐赠的藏品让精美的石头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一帧帧雕刻着如意纹、寿字纹、回纹等图案的清代石雕窗,镶嵌在砖墙之间,成了一道独特的石刻景观;刻着“鄞江”两字的情调元宝型石香炉,是旧时鄞江桥上供神的原件;还有元代的石狮子、清代的如意砖雕、民国的凤穿牡丹团的石雕……
它山庙会是为纪念建造它山堰的鄮县县令王元暐的丰伟功绩和为造堰殉身的壮士,以及历代为修堰兴水利的名宦、乡贤而设立的民俗祭祀活动,全年分为“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三会。庙会是集“祭、游、戏、市、谊”五大元素,也是集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旅游、商贸于一体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2012年,它山庙会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庙会”单元,有朱金漆木雕花轿、打铁的风箱、弹棉花的用品等多个非遗文化的展示。而民国年间的报纸广告、暖锅、暖水桶、结婚礼单等老物件,传递出百姓生活中温暖闪亮的细节。鄞江的一些先贤人物也在这个厅里呈现,如魏杞、魏岘、徐原祥、徐桑楚等。徐桑楚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从旧书摊淘来的上世纪80年代的《大众电影》、《上影画报》等,封面上是当时的刘晓庆、李秀明、龚雪等走红的明星,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光影岁月。
与这些先贤呼应的是,在展厅的一个角落,专门陈列了清代至民国的童蒙读本,其中有宁波日新街汲绠斋刊印的《中庸》,还有书盒、书箱、提篮、帽笼、官场人物主题的木雕构件等实物,散发出书香之气。
鄞江之业——从今天走向未来的“鄞江梦”
展厅迎面设置着典雅的木格门,展示今日鄞江的雄姿以及未来鄞江的美丽梦想。
“村庄流韵”单元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鄞江镇12个村的风貌,每个村都有各自的风韵:“红色堡垒”建岙村,自古重道义,孕育了不少志士仁人;“芙蓉耸翠”蓉峰村,村西卖柴岙水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四围青山倒映,白鹭嬉戏;“流清源正”清源村,古寺、古宅、古树、古堰、古祠堂与淳朴的民风,形成山水—田园—村落的原生态风貌;“茶韵方长”金陆村,古刹清修寺四周遍植茶树达300余亩,村中卵石路齐整,陆家祠堂前古樟挺秀,民风淳朴,以耕读传家……
“今日之业”单元展示鄞江产业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城镇建设、民生实事工程、乡村生态建设、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鄞江古镇,旧貌与新姿并存,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使古镇如钻石的不同侧面,打磨出璀璨光芒,重塑“四明首镇”的风华。
在这个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大型沙盘,这是鄞江未来规划的畅想蓝图。它山庙、水利博物馆、明州古城遗址公园、光溪水驿等项目的效果图,折射出“鄞江梦”的美轮美奂。
从窗口眺望,重建的古廊桥卧于鄞江之上,江风习习,江水清澈,水草舞动,村民往来廊桥之上。昔时货聚山海,语杂八方、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的画面,渐渐消融于千年的光阴。而延续着历史文脉,致力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古迹修复,打造“明州古韵、宁波记忆”的当下鄞江,如此真切地呈现眼前。
开馆时间:10月4日起试开馆,时间9:00-11:00,14:00-16:00(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具体位置:鄞江镇岗山岭路(鄞江廊桥西侧)。交通路线:公交607路、608路、616路、617-2路、617路在鄞江商埠公交站点下车,沿官池路一直往南到鄞江桥后右拐(有指示牌)直行约100米。自驾可在原鄞江影剧院停车场停车,步行前往鄞江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