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时间:2013-08-15 09:58 来源: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一、基本原则

  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在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即各级普查机构按照省经普办的统一部署,执行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的数据处理工作。


  二、工作内容

  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对象:

  (一)全部单位填报的《单位普查表》。

  (二)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的“三上”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及其上述法人单位附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以下简称联网直报单位)所执行的企业“一套表”调查制度或重点服务业调查制度中规定的普查表式。

  (三)个体经营户填报的《个体经营户普查表》。

  数据处理工作要完成上述表式的数据采集与录入、网上报送与接收、数据合并和备份、数据审核与查询,以及数据汇总和评估等工作。


  三、组织模式

  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组织模式:普查员通过手持电子终端(以下简称PDA)现场数据采集、定位、拍照、识别转换,通过广域或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送,进入省级数据中心,各级统计人员在线审核处理。

  具体方式:县级普查机构在完成单位比对、普查区(小区)划分和电子地图的绘制后,将单位底册数据和地图数据载入PDA。普查员携带PDA到普查现场,利用PDA中的GPS模块采集建筑物地址、名称和空间坐标信息,通过拍照“三证”或“个体工商执照”进行OCR识别和数据转换,以完成对调查对象的核实或登记。普查员采集的数据利用无线网络,或在乡级普查机构通过统计内网(广域网)进行报送。不具备网络条件的乡级普查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经批准后可通过县级普查机构代报数据。

  已实行联网直报的调查单位要通过联网直报系统,完成企业“一套表”普查制度或重点服务业普查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数据网上报送到省级节点。

  乡、县、市、省各级分别按照各自的权限登录指定服务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审核、查询、验收等工作。


  四、软件部署方式

  数据处理软件由国家经普办统一开发定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各级不得擅自修改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描述文件和操作规程。

  (一)普查数据处理系统。

  在省级部署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由省级普查机构负责收集全省报送的数据。省及以下综合用户和普查对象可直接登录省局部署的环境,进行在线数据报送和所辖地区的数据处理。

  (二)联网直报系统。

  执行企业“一套表”调查制度或重点服务业调查制度的调查单位继续使用联网直报系统上报普查表。


  五、数据处理环境要求

  (一)乡级数据处理环境及设备配置要求。

  具备专用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及可以通过统计内网(广域网)接入省级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的网络环境,2台以上计算机、1台笔记本电脑、1-2台激光打印机、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大容量移动硬盘以及UPS供电环境等。为普查员配备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和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现场采集、定位、拍照、识别转换功能,数量按照每150个调查单位(包括个体户)配备1台PDA。

  其中设备配置要求:

  1.PDA

  处理器主频:1GHz;

  内存:1G以上;

  存储:16G以上;

  显示屏:5英寸以上;

  操作系统:Android 4.0以上或Win8;

  摄像头:500万以上像素;

  无线连接:支持Wifi、3G和GPS。

  2.客户端

  CPU:Intel P4 3.0G以上;

  内存:2G以上;

  硬盘:硬盘300G;

  显卡:独立显卡;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

  IE浏览器为6.0以上;

  安装杀毒软件;

  接口:USB2.0以上;

  网卡:100M/1000M网卡;

  光驱:DVD光驱。

  (二)县级数据处理环境及设备配置要求。

  具备专用的数据处理办公环境,100MB以上局域网和10MB以上与市级、省级统计内网(广域网)接入的网络环境,2台以上PC服务器、4台以上计算机、2-3台激光打印机、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以及UPS供电环境等。

  其中,PC服务器配置要求为:

  CPU:2个,英特尔E5-2603(4核、1.86 GHz)

  内存:8G以上;

  硬盘:300G以上;

  电源:双冗余电源;

  操作系统:windows2008。

  客户端配置要求为:

  CPU:Intel P4 3.0G以上;

  内存:4G以上;

  硬盘:硬盘300G;

  显卡:独立显卡;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

  IE浏览器为6.0以上;

  安装杀毒软件;

  接口:USB2.0以上;

  网卡:100M/1000M网卡;

  光驱:DVD光驱。

  (三)市级数据处理环境及设备配置要求。

  具备100MB以上局域网和20MB以上与省级统计内网(广域网)接入的网络环境,4台以上PC服务器,10台以上计算机,2-3台激光打印机,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以及UPS供电环境等。

  其中,PC服务器配置要求为:

  CPU:2个,英特尔?至强?E7-4807(6核、1.86 GHz)

  内存:16G以上(插槽32个,可扩充到64个);

  硬盘:1T以上;

  电源:双冗余电源;

  操作系统:windows2008;

  其中一台为数据库服务器,安装数据库Oracle 11G,其余为应用服务器,安装Weblogic10中间件。

  客户端配置要求为:

  CPU:Intel P4 3.0G以上;

  内存:4G以上;

  硬盘:硬盘300G;

  显卡:独立显卡;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

  IE浏览器为6.0以上;

  安装杀毒软件;

  接口:USB2.0以上;

  网卡:100M/1000M网卡;

  光驱:DVD光驱。

  (四)省级数据处理环境及设备配置要求。

  2台小型机服务器、2套系统软件、50T以上的存储及备份系统、16台以上的PC服务器、2台负载均衡设备及客户端PC机若干。按照实际需求,增配安全身份认证系统等软硬件配置、省级网络培训系统以及UPS供电环境等。

  服务器端的配置要求为:

  操作系统AIX6.1或HP-UX11.23、16个CPU共32核、内存64GB以上、硬盘4*300GB以上、4块HBA卡、1个DVD-RAM、冗余电源、安装数据库为Oracle 11G。

  应用服务器采用高档PC服务器做集群,配置为8个CPU共16核、内存64GB以上、硬盘4*300GB以上、4块HBA卡、1个DVD-RAM、冗余电源,安装linux操作系统和Weblogic10中间件。

  客户端配置要求为:

  CPU:Intel P4 3.0G以上;

  内存:4G以上;

  硬盘:硬盘300G;

  显卡:独立显卡;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

  IE浏览器为6.0以上;

  安装杀毒软件;

  接口:USB2.0以上;

  网卡:100M/1000M网卡;

  光驱:DVD光驱。


  六、安全保密

  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是以统计信息网(广域网)和无线互联网为依托进行,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安全管理,在数据处理中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所用计算机要保证专机专用,安装安全客户端、防病毒软件和补丁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处理安全。各级数据处理人员都要遵守普查保密规定,对经手的普查资料严格保密。


  七、设备配备经费

  按照财政分级负担原则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普查数据处理设备由各级财政分别负担。各级普查机构要提早做好普查数据处理设备经费的申请和落实工作,主要包括PDA、PC机、PC服务器、数据库软件、中间件、打印机等软硬件的购置费用。


  八、工作任务

  (一)省级。

  1.负责制定本省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细则。

  2.负责组织省级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3.负责市级数据处理软件的培训。

  4.指导市级数据处理工作和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

  5.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或部署,系统的集成及安全防范等。

  6.对本省的普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数据评估和资料开发。

  7.接收联网直报单位上报数据和备份,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进行数据实时抓取交换。

  8.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二)市级。

  1.负责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及系统安全防范等工作。

  2.负责县级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培训。

  3.指导县级数据处理工作和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

  4.对本市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数据评估和资料加工。

  5.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三)县级。

  1.负责数据处理环境准备和系统安全防范等工作。

  2.负责对联网直报单位和普查员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培训。

  3.负责PDA数据装载。

  4.指导乡级和联网直报单位的数据上报工作和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

  5.对本县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数据评估和资料加工。

  6.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四)乡级。

  1.负责制定本地区的数据处理工作计划与细则。

  2.负责数据处理环境准备和系统安全防范等工作。

  3.负责组织本乡的联网直报单位数据上报工作。

  4.负责PDA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合并、上传等工作。

  5.对本乡的数据进行审核。

  (五)普查员。

  1.负责PDA普查数据现场采集。

  2.负责对《单位普查表》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表》数据的现场即审、核实,负责数据的完整性检验。

  3.负责PDA普查数据无线或广域网上传。

  九、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做好普查数据处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细则;组织数据处理工作试点;数据处理软件和硬件的采购;对各级数据处理人员的软硬件技术培训;各级数据处理软件、硬件系统的安装与集成等。

  (二)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联网直报单位进行数据的网上报送;组织普查员完成普查数据的现场录入;组织完成数据的加载、上传、审核、汇总和数据综合评估等工作。

  (三)资料开发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各级普查机构制定的普查资料加工汇总计划,完成普查汇编资料的分类汇总。

  (四)工作总结阶段。

  从工作组织、系统环境保障、技术方案、主要问题及经验等方面,对本次数据处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完成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总结表彰。

  十、工作进度安排

  (一)系统开发测试。

  2013年11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的综合试点。

  (二)系统部署与培训。

  2013年12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软硬件设备采购,搭建好系统环境,完成数据处理系统部署。完成各级数据处理人员技术培训。

  (三)数据采集。

  2014年3月20日前,完成数据现场采集,4月20日前完成各级的数据审核验收工作。9月底前完成数据的基本汇总、加工和质量评估。

  (四)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2014年12月底前,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总结,进行普查资料后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