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时间:2010-06-22 09:21 来源: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一、试点区域的基本情况:本次试点选择在情况比较复杂的南浔区南浔古镇辽西社区(辽西村)进行。辽西属于村居合一的社区,辖区内有市场、医院、娱乐场所、新建小区、农民新村、各类型自建房以及出租户,人员结构复杂,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外来人口也比较多,代表性强。整个村人口规模在8400多人,其中外来人口3500多人,公安户籍人口全部挂靠在南浔镇的其它两个社区里。


  二、试点工作的简要回顾

  1、前期准备工作细致、扎实有效。为搞好这次试点工作,按照湖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认真选定了试点区域,在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南浔区辽西村(辽西社区)做为试点区域。第二是认真准备各种材料和物资。主要是在总结省里试点经验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及一系列工作细则,为人口普查试点提供了技术和操作规范,同时印刷了普查表和各类资料;为了确保上门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专门为普查员准备了包括雨伞、电筒、铅笔、橡皮等十多项普查必备的物资(价格在50多元)。三是组织开展试点前先行的摸底工作。为了搞好此次试点工作,市、区、乡镇人普办共同组建了综合试点领导小组,成立了办公室。并着手前期准备工作,从选聘了普查员和陪调员,组织人员开展先行的摸底工作,进行了普查小区的划分,准备了普查小区的影像底图,为试点工作的正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宣传工作及时跟进、效果良好。试点期间南浔区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特别是试点区域所在的辽西社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通告、发放给调查户一封信等宣传活动,南浔电视台也作了详尽的跟踪报到,试点工作为南浔区的人口普查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本次试点举行了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市统计局及人普办主要领导,南浔区区政府分管领导及全市各县区、南浔区各乡镇和南浔镇各村的普查骨干近120人参加了动员会议。市内湖州电视台,湖州日报、晚报和湖州在线、媒体均报道了本次试点工作,还制作了视频录像,在全市范围内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3、强化业务培训。省局综合试点以后,市普查办负责业务工作的同志们立即进行了培训准备,他们加班加点,认真备课。为提高培训效果,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学用语和培训教材,尽量通俗易懂化,更加贴近实际。为了确保授课质量,市普查办在试点前,还专门进行了培训课件的预演。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大会讲课,课后讨论,召开碰头会,进行问题解答等形式,使大家很快掌握了业务知识,为入户摸底登记创造了条件。

  4、现场调查组织严密。参加这次试点的同志有150多人,规模较大,组织工作非常重要。为使试点工作有序进行,普查试点办公室实行层层负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我们把普查人员分成七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四个小组,共28个普查小组,每个大组由县区的负责人为组长,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采取试点办公室抓大组,大组抓小组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南浔区统计局安排专人负责上下协调、沟通联系,确保了试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5、后勤保障有力。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使各位参加试点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试点办公室和南浔区统计局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交通车辆、饮食住宿、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协调和准备。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了工作预案,从而有力的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三、试点工作的问题与体会

  本次试点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时在试点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些体会也值得在正式普查中可以借鉴。

  1、试点前期摸底准备工作不够到位。主要是这次试点从选择区域到正式试点进场,时间为20天,由于前期的户口整顿工作没有开展,人口普查所需的重要环节没有完成。为了给试点提供必要基础资料,辽西村也动员组织了二十多人,分组先行进行了的摸底调查,但由于辽西村情况复杂,又加上没有详尽的户籍资料,因此,在提供的基础资料方面比较欠缺,使划分的个别普查小区规模与实际相差比较大,提供的人员信息比较少,给试点的摸底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体会一,切身感受到户口整顿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南浔区南浔镇户籍管理、民政地名管理都跟不上,可以说比较混乱,比如我们试点村,当初为了落实征地农民的户口,寄挂在其它社区,在公安户籍信息中已经找不到这个村。现在虽然已经成立了辽西社区,但户口没有重新划归过来。所以,我们前期准备的每个普查小区的人员信息量很少,与摸底和登记的结果相差很大,参考价值很小。因此,迫切需要公安前期的户口整顿做到位,为人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此次试点工作主要是让大家到实际入户中去经历和感受普查的过程,因此,在业务培训的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基本上与省里试点时安排的时间一样,没有留充足的时间让大家消化吸收,培训时按一种课件和模式进行,培训效果有所影响,总体感觉到对普查员的培训难以在一次培训过后就能达到所想要的效果。

  体会二:培训要有针对性,时间要充分。为了提高培训效果,以后在正式普查培训中,要有针对性,对县区乡镇和普查员要分别采取相应的课件,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中要有所侧重。另外,在培训时间上要保证,还要尽量将理论和实例结合起来,实例讲解和试填写练习更有利于没接触过统计工作的众多普查员消化理解。要尽力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

  3.部分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差。试点之前,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社会的进步赋予了公民更多的自由权利,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居民公民意识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人口普查的调查项目众多,住房、婚姻、工作等部分调查内容越来越敏感。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居民对普查登记的配合程度越来越差。这次试点中各小组也不时碰到拒绝调查员入户,碰到了门难开、脸难看的现象。

  体会三: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普查试点中限于时间和范围的条件,宣传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仍难以达到“家喻户晓、人人配合”的效果,人口普查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部分群众对人口普查还存在误解。担心的是,现在小范围的宣传应该是有能力做得更好的,以后的全市大面积宣传中,能否达到所想的效果。

  4.普查表填写不够规范。由于正式普查采用光电录入来进行数据处理,为此对普查表的填写要求十分规范。但在这次试点中,好多代表采取先用铅笔填写草表,再用水笔抄写一份的办法,还有的把铅笔字用水笔描写以后,再把铅笔字迹用橡皮擦去。这种做法在正式普查登记时无法实行,一方面,光电表不允许用橡皮来擦,重新抄一份,没有这么多表格,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普查表要求申报人签字也无法保证,而且还要产生一些再生性差错。

  体会四:细节决定成败。针对试点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在正式普查培训和入户登记中要重点强调。

  体会五:普查员的责任心很关键。在这次试点中,部分小组的普查员可能比较投机,比如一个小组,资料上提供的信息与实际出入不是很大,就出现了直接在办公室里先填写,再上门让调查户签字的现象。有的上门两次碰不到,也不想办法,写好说明交差了事。因此,在正式普查中要注重“两员”的责任心教育,责任心的同志才会用心工作,才能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完成普查任务。

  体会六:加强普查工作的质量控制。这次试点我们事后质量抽查这个环节没有做。试点回来以后,我们业务组对试点的户主姓名底册、登记表和快速汇总表利用两天时间,进行了审查,发现了不少质量问题。因此在正式普查中:一要加强普查各工作阶段的质量控制,保证普查工作数据符合工作细则要求;二要加强普查工作的督促检查,特别是对摸底、登记、复查工作应加强数据质量抽查,促进基层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四、从试点工作中得到的普查工作启示

  (一)必须强化人口普查的政府行为

  人口普查不是统计部门一家的事,需要由各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一项大型调查。通过这次试点,我们认为必须强化普查工作的政府行为,才能保证普查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一是要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社区)的行政行为;二是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行政作用,保证人口普查对象的不重不漏,查准各类人口;三是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力量

  这次普查试点,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普查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担负起人口普查的重要责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才能圆满完成。

  (三)要认真抓好宣传工作

  1.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应抓早抓好抓到位。试点工作表明,要保证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程度上争取调查对象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宣传工作的先行到位,才能使调查对象愿意配合普查。在全面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应多形式、多手段、多频率,展开包括标语横幅、广播电视、普查知识竞赛、宣传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等丰富多彩的人普宣传,来提高人口普查工作知晓率和群众配合度。

  2.要抓好普查人员的宣传责任。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面对千万普查对象,做好普查宣传,消除普查对象顾虑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要认真做好“两员”选调与培训工作

  1.要尽力选调有文化、政治和身体等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2.认真开展“两员”培训,要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分别开展培训,他们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有不同的职责要求,应各有侧重。

  3.要注重“两员”的责任心教育,责任心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十分重要,有责任心的同志才有奉献精神,才会用心工作,才能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五)要先行开展好区域划分和小区图绘制

  1.因绘制地图工作非常重要,但它与普查的其它环节相对独立,并且其在划分普查小区,进行户口整顿、摸底、登记等环节都离不开,所以地图绘制工作可先于其它普查工作,尽快安排启动。

  2.试点工作中的地图标绘工作主要由区试点办进行,从人员与设备上来说,区试点办的力量都是能满足的。在正式普查时,在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人员、工作设备上能否满足绘图工作需要,值得考虑。

  (六)要强化入户摸底、普查登记和复查到位工作

  1.入户摸底是普查的基础性工作,认真搞好摸底可达到普查登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在正式开展普查时,应安排更为充裕的工作时间(大约10~15天左右),给予普查员充分的入户与反复,以保证底册的详尽和完整,尽量避免在登记时的大幅变更。

  2.抓好普查登记工作。入户进行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的核心环节,要强化对普查员入户普查登记的要求,做到细心、严谨;入户询问要认真细致,登记填写应一丝不苟;严格做到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不错填。

  3.认真开展登记后复查工作,要做到核查全面、比对仔细、复查到位。

  (七)要加强普查工作的质量控制

  1.应加强对乡村普查办的普查质量意识培训,设立乡村普查办质量控制专门人员,把控制质量关口前移。

  2.要加强普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从“两员”选调、小区划分与绘图、摸底登记复查、编码快速汇总等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并尽量前移质量控制关口,做到早抓、早控、早收效。

  其它,本次普查方案对户口登记资料的依赖性很强,要加强户口整顿,户口整顿工作要准确彻底,提供的整顿后管理资料要有用有效,原则上应要求以普查小区提供整顿后户籍管理资料。要加快制定出台利于人口普查准确申报的各项政策。


  (湖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