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周期性普查制度的安排,2010年我国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国务院于今年5月4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浙江省政府也于7月30日签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通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首次增加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调查。为探索港澳台和外籍人口在人口普查中的调查登记方式,为2010年全面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准备,按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2009年8月28日至9月6日,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义乌市开展了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试点。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下,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心组织,全省11个市及部分县(市、区)共同参与,义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试点所在街道、社区密切配合,经过全体试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 试点的总体情况
本次试点调查在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进行,抽取了外籍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两个封闭的区域,并将这两个区域划分为30个调查小区,每个调查小区的约15户。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调查对象为2009年8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及2009年8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户,但户口在本户的人。包括:(1)中国大陆居民;(2)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地区居民;(3)外国人。
二、 试点的主要结果
本次试点共调查541户、1586人,其中:大陆居民 466户、nbsp; 1448人;香港籍4户、6人;台湾籍 3户、4人;澳门籍1户、3人;外籍人口69户、125人。具体数据见下表:
试点人口登记结果概况 | |||
户数 | 人数 | ||
内地籍 | 466 | 1448 | |
外籍 | 香港籍 | 4 | 6 |
台湾籍 | 3 | 4 | |
澳门籍 | 1 | 3 | |
外籍 | 69 | 125 | |
合计 | 75 | 138 | |
总计 | 541 | 1586 |
(一)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情况
本次试点调查的1586人中,男性有809人,占总人口的51.1%,女性有777人,占总人口的49.0%。
——人口的年龄构成。试点调查0-14岁少年儿童人口208人,占全部调查人口的13.1%;15-64岁人口1284人,占全部调查人口的8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94人,占全部调查人口的5.9%。
——人口的性别构成.普查区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为104.1:100。nbsp;nbsp; nbsp;nbsp;
(二)家庭情况
本次试点调查户中,家庭户有466户,占总户数的86.1%,家庭户人数1245人,占全部调查人口的78.5%。
(三)受教育程度
6岁及以上人口调查了1517人,其中:从未上过学77人,占5.1%;小学198人,占13.1%;初中455人,占30.0%;高中412人,占27.2%;大学专科174人,占11.5%;大学本科177人,占11.7%;研究生24人,占1.6%。
(四)人口流动情况
在中国大陆人口中,户口不在本社区,但居住在本社区的人口为1159人,其中:户口在本街道其他调查小区有68人,占5.9%;户口在义乌市其他乡镇(街道)403人,占34.8%;户口在本省其他县(市、区)有303人,占26.1%;户口在省外有385人,占33.2%。
三、 试点的主要任务
试点的主要任务:一是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展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进行预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各地人口普查的业务骨干进行实战培训,做到人人掌握;三是依托义乌试点平台,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方案进行完善,做到科学可行。
试点主要探索六方面问题的解决办法:一是如何收集有关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基础资料?二是如何有效开展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针对性宣传?三是如何提高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调查配合程度?四是如何针对不同的宗教风俗进行有效沟通,解决入户调查难的问题?五是如何配备包括外语调查员在内的调查员队伍?六是如何提高各市、县人口普查业务骨干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的感性认识?
四、主要工作情况
自我省决定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试点以来,我们加强领导、认真调研、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注重抓细抓实每一个工作环节,以高标准的工作赢得高质量的试点结果。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后勤保障
省统计局高度重视本次试点工作,金汝斌局长专门听取试点工作汇报,要求精心组织做好试点调查工作,黄建生副局长亲自筹划试点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试点工作的开展。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港澳台及外籍人口试点调查的通知》(浙人普办〔2009〕1号),对试点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金华市统计局及义乌市统计局作为试点的具体承办单位,对试点调查工作也高度重视。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劳红武,义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奎明等领导强调,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保障,全力以赴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义乌市专门成立了以市政府办公室金军民副主任为组长,市统计局、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外侨办、市外经贸局、江东街道办事处、鸡鸣山社区、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义乌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试点领导小组。义乌市统计局还专门选调了7名同志,全力配合省局做好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
(经费)
同时,认真做好了试点调查各类资料和物资的准备工作。印制了**份调查表、**份调查员调查手册和培训教材等各类培训资料;组织准备了入户调查的各类物资(户主姓名底册、签字笔、橡皮、劳保用品等**份、调查户礼品*万份)。机构的组建和人、财、物的有效落实,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二)认真调研,精心设计调查方案
港澳台和外籍人口是第一次纳入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范围,由于存在语言、外事、宗教风俗以及日常行政管理等诸多不同于国内大陆人口的情况,给调查带来很多困难和挑战,全国调查方案也正在不断完善中。为进一步了解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8月初,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人普办)组织了有关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部分市、县统计局,专程赴首个全国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试点省份――广东省进行学习考察,实地了解开展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的做法和经验。同时,还多次与开展港澳台和外籍人口全国试点的另一个省份――福建省进行交流,咨询他们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吸取他们的试点经验。在全国试点方案的基础上,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人普办)的直接指导下,结合浙江实际,我们设计了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试点调查表》,制定了《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试点调查方案》,并设计了《户主姓名底册》、《入户登记情况记录表》、《通告》、《上门登记预约单》等调查配套资料。专门召开公安、外办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对调查方案等进行了论证,并将调查方案、调查表式等资料上报全国人普办审定。
(三)周密部署,确定试点工作计划
在调查试点方案确定后,省局又专门赴义乌市进行试点工作调研,制定了《试点调查工作计划》,明确了试点各阶段主要的业务工作计划和工作责任。按照试点方案的要求,制定了社区调查员和外语调查员的选配要求、划区绘图实施意见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制定了试点各个阶段质量控制要求。义乌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召集了市委宣传部、公安局、外侨办、江东街道、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试点方案和《试点调查工作计划》的要求,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要求,从而确保了试点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
(四)精心准备,认真收集相关行政资料
详细收集相关部门行政资料,掌握调查区域内包括港澳台、外籍人口以及本地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口分布情况,是划分调查小区、开展清查摸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及时与省公安厅联系,并通过义乌市政府牵头,与公安、街道、社区、物管等部门进行对接,全面了解试点调查所在区域的有关港澳台和外籍人口以及房东、本地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分布资料等相关资料,并与金华市、义乌市统计局等有关同志进行研究分析,实地踏看,确定调查小区的划分,既做到每个调查小区是个完整的地域范围,又使每个调查小区的工作量基本均衡,同时要求每个调查小区都有3户以上的港澳台、外籍人口家庭。在试点调查开始前,还专门要求各地到出入境管理部门、社区等收集当地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总量、分布等情况,特别是了解当地针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行政记录情况以及更新频率等,并在试点过程中与义乌的行政记录情况进行比对,使得各地参与试点人员提前进入角色,事前心中有数。
(五)宣传发动,积极营造试点调查氛围
从8月下旬开始,我们启动并逐步加强宣传工作,由义乌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召开试点动员大会,对开展试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二是以义乌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布中、英文两个版本的《通告》,在社区居民楼、公共场所等张贴;三是向每家调查户都发放了中、英文两个版本《上门登记预约单》,发放了近**份调查纪念品;四是在义乌电视台播放人口普查试点公益广告;五是在试点调查所在社区的道路街口等显眼位置悬挂宣传横幅**条;六是印制调查员入户工作期间统一佩戴的调查员证和手提袋,把宣传与开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本次试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试点调查氛围。
(六)模拟演练,提高调查员培训质量
调查员的选配和培训,是每次调查的关键环节。在试点开始之前,我们就对试点的社区调查员和外语调查员的选调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考虑到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因素,选配了责任心强、素质高、熟悉当地情况、业务能力好的调查员。试点过程中,每个调查小区为一组,所有参加试点的市、县、乡镇(街道)会议代表都作为调查员加入到各组,每组一般由2位各地代表、1位社区调查员和1位外语调查员组成,以组为单位开展试点调查工作。在调查员的培训过程中,除了详细介绍各个调查环节的要求和调查指标的解释外,还特别关注各主要环节的注意事项,利用案例教学,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类调查对象的填报口径。针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还专门设计了《港澳台和外国人入户登记流程》,并采用现场模拟演练的形式,根据调查对象的中文熟练情况,以图表的形式引导调查员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达到试点的要求,为将来调查员的选配和实际调查提供经验。还邀请了义乌市外侨办、民宗委的专家分别就外事礼仪、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问题作了详细的介绍。
(七)依托资料,深入细致开展清查摸底工作
做好清查摸底工作,可以使调查员提前熟悉调查小区环境,明确工作范围,保证调查员有计划的安排入户登记时间,按时完成调查登记任务,提高登记质量。其中,充分利用前期收集的有关港澳台、外籍人口以及本地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行政登记资料,是做好清查摸底工作的基础。在清查摸底期间,我们要求调查员利用公安部门或社区、物管等登记的资料,深入调查小区,全面扫描,逐房访查,不重不漏。为切实做好清查摸底工作,一是加强了调查小区地图的绘制工作,调查小组沿自己的区域边界实地踏勘一遍,同时在复杂地段,与相邻小区的调查小组进行及时沟通,明确各自的边界范围,对边界复杂的再附文字说明;二是全面做好清查摸底工作,结合行政登记记录,填报《户主姓名底册》,而对于整幢楼出租的出租房,则从房东那里事先了解相关信息,或通过房东与承租户先行联系沟通,从而避免入户难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入户登记预约工作,在入户登记工作的时间安排内,尊重被调查户的生活习惯和意愿,与被调查户一起选定合适的入户登记时间。
(八)认真组织,挨家挨户进行现场登记
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9月1日正式开始试点登记。为了保证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操作流程,要求各调查小组一定要按照工作进度情况,坚持“先慢后快”的登记原则,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二是建立入户登记情况记录制度,向每个调查小组发放《入户登记情况记录表》,调查员在每户登记结束后,及时记录上门次数、住户配合程度、登记花费时间、登记方式以及调查过程遇到的问题等信息;三是加强对登记工作的指导、督查。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次试点,我们建立了多层次的督查和现场巡回检查、指导工作制度,组织人员,深入到每个调查小区,检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解决现场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试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行政资料更新不够及时
充分利用现有行政资料,事先有目标地去摸底调查,对做好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能够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试点整合了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登记记录、社区出租房管理登记记录,并在试点前请各市事先了解当地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行政记录登记情况。从义乌试点和各地了解的情况看,各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都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进行登记管理,但一般只在出入境时登记,在境内的流动居住没有更新。社区登记的资料信息也存在更新不及时、资料信息不准确等情况,许多已搬迁或居住人员更换的户没有及时更新,另外,办公用房和居住用房不能区分,登记的电话等资料不准确,也给调查带来一定困难。从行政登记记录来看,试点范围内有外籍人口148人、港澳台人口15人。而实际调查显示,试点区域内外籍人口和港澳台人口分别只有125人和13人,其中,有4户7位外籍人口在行政登记中没有登记,另有多人虽居住的地址未变但实际居住人已变化。
(二)外籍人口“见面难”情况更为明显
“见面难”是当前人口普查面临的普遍困难,而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的“见面难”问题更为明显。导致试点调查中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见面难”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流动性更大,由于在义乌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中绝大多数是经商人员及其家属(占全部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82.6%),他们需要经常往返中国和他们自己的国家,或者在中国的多个城市采购物品,因而人员的流动性更加大。二是港澳台和外籍人口在家居住的时间少,回家迟,很大一部分外籍人口为单身一人居住在中国(占全部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28.3%),并且以年轻人为主(70年以后出生的占80.4%),加上做生意谈业务的需要,夜生活比较丰富,晚上回家的时间比较晚。而义乌试点期间,更是恰逢伊斯兰教的“斋月”,穆斯林在此期间每天日出后到日落前斋戒,晚上出去吃饭、活动到很晚。三是戒备心理更加严重,加上语言不通,部分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独自一人在家时,调查员上门时不愿开门。
(三)外语调查员的选配在数量、语言种类等方面难以把握
外语调查员是人口普查的调查员中的新群体,是配合开展外籍人口调查的必要保证。外语调查员的选配要求,一是要熟练掌握外语口语,二是熟悉外事礼仪,三是有责任心,经人口普查业务知识的培训后,就能够承担调查业务的翻译工作。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来看,由于居住的外籍人口人数、国籍、中文掌握程度、职业等差异较大,并且满足选配条件的外语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选配外语调查员的语种、人数难以把握。从义乌试点情况来看,外语调查员的选聘要因地制宜。一是调查员的语种应以英语为主,结合各地情况适当配备少量的其他语种的调查员。在义乌试点的范围内,居住的外籍人口以巴基斯坦、韩国、印度以及中东国家的人口为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他们的母语有多种,但他们基本上都能用英语甚至中文进行沟通,因此选聘的外语调查员可以英语为主。二是调查表可以只有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的表,而不需其他语言,以减少对调查员的干扰。二是外语调查员的配备数量除了要考虑外籍人口的人数外,还需了解他们的中文掌握程度。义乌试点时,虽然我们事先为每个组或每2个组配备了1名英语调查员,但实际调查中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港澳台和外国人入户登记流程》,在入户时根据其语言掌握情况将外籍人口分为:①长期在中国的中国通;②自己聘有翻译的外籍人口;③家庭成员中有中国人;④精通英文并略懂中文;⑤精通英文但不会中文;⑥只懂本国语言(非英语)等六类人口。再对不同的外籍人群采取不同的填报方式,对于①、②、③类外籍人口采取填报中文表的方式,对于④、⑤类外籍人口采取自填英文表或在英语调查员配合下填报英文表;对于⑥类外籍人口则采取在专门语种调查员配合下填报英文表,即只有④、⑤、⑥类外籍人口需要外语调查员的配合。试点情况显示,62.1%的外籍人口户采取填报中文表的方式进行登记,5.7%的外籍人口户采取住户自填英文表的方式进行登记,只有32.2%的外籍人口户需要在英语调查员配合下填报英文表,没有需要小语种调查员的户。另外,实际人口普查时,外语调查员的选配可结合各地实际,采取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一支共用的外语调查员队伍的方式进行。
六、试点的体会与建议
(一)强调政府行为,重视相关部门的作用,是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
人口普查是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大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人口普查工程浩大,不是统计系统一个部门能够独自承担的。因此,人口普查要强调政府行为,高度重视,要把人口普查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各级政府当前的一项突出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做好人口普查的各项组织领导工作,不仅要做好政策的协调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各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抓好薄弱环节,帮助解决人口普查中存在的困难,切切实实将人口普查这一政府行为落到实处。同时,在经费保障、政策制定、宣传动员、户口整顿以及人口、出生、死亡等基础数据的准备等方面,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人口普查的政府行为,在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试点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自确定义乌市作为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试点单位以来,金华市、义乌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义乌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印发了《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试点调查通告》和《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试点调查上门登记预约单》。同时,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宣传部门做好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和动员群众支持和配合试点调查;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派出所,外管办(外来人员和境外人员),社区警务室等提供详细的户籍人口以及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居住分布情况;外侨外语负责外语调查员的选聘,涉外礼仪的培训等;宗教局负责民族宗教习俗的培训,协调调查中遇到的民宗问题。
(二)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是做好人口普查,尤其是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的关键。
人口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配合协作,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宣传,营造氛围,真正使居民了解人口普查,关心支持人口普查,积极参与人口普查。在进行人口普查宣传时,要特别注意宣传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层次,采用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安排不同的宣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调查,一是在他们集中居住、生活和娱乐的区域进行重点宣传;二是利用外办、外经贸局等与他们联系比较多的部门窗口进行宣传;三是利用外国商会等外国人经常交流的平台,宣传人口普查,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三)选配熟悉本地情况的调查员,发挥好物管、房东的桥梁作用,提前发放预约信,是有效解决人口普查“见面难”、“入户难”的“三大法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流动加速,而住房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和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又产生了多套房居住、“人户分离”等现象,加上当前老百姓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社会调查众多、社会矛盾的积累等使得居民对政府调查的配合程度下降,这些都进而导致以入户登记调查(甚至需要多次入户)为主要手段的人口普查的难度加大,“见面难”(找不到人或多次上门遇不到人)和“入户难”(不欢迎调查员入户或不配合调查)是当前困扰人口普查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除了要强调人口普查的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外,从我们这次试点的经验,并结合我省历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选配熟悉本地情况的调查员,发挥物管、房东的桥梁作用,以及提前发放预约信,是有效解决人口普查“见面难”、“入户难”的“三大法宝”。一是尽量选配熟悉本地情况的调查员,可以消除调查对象的安全顾虑;二是充分发挥物管或房东的桥梁作用,在多次上门都找不到人、或者不让入户调查的时候,可以请物管或房东先与调查户联系,沟通和宣传人口普查的要求,并了解调查户的基本情况;三是事先给调查户发放预约信,与其约定入户调查的时间,或由其选定方便调查的时间,在充分尊重调查对象的基础上,以期得到调查对象的配合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