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3MB0X60089L/2025-94697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06-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第六届政协第四次会议第245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6-24 16:54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尊敬的邱秀堂委员:

关于您在区第六届政协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海曙土壤安全治理的建议》已交我局主办,首先感谢您对海曙区民众健康的关心,为海曙区土壤安全治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经与相关部门(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海曙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我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土壤污染溯源及治理工作,已于2020年完成对全区土壤安全现状的摸排工作,明确了各区域土壤污染程度及重金属污染种类;委托专业第三方单位开展海曙区受污染耕地成因排查工作,于2023年底编制完成了《海曙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技术报告》,形成了相关图册等文件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区编制印发了《海曙区受污染耕地污染源管控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各镇(乡)街道工作任务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并逐年调度各单位工作进展,编制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不断加强受污染耕地污染源管控工作。

对于受污染耕地,我区因地制宜,采用分类施策,治用结合的方式推进相关工作:

(一)安全利用类耕地。我区按照省市相关要求,选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对土壤重金属超标区域采取相关安全利用措施。对于土壤污染程度较重、水稻重金属含量超标风险较高区域开展叶面阻控剂(阻控水稻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喷施作业服务,2024年共完成喷施面积约1.7万亩,按照粮食收购站点统计口径,水稻超标情况较2023年降低6个百分点。

(二)严格管控类耕地。我区采取以调整种植结构为主的管控措施,因地制宜推广种植纤维类、观赏类和绿肥类等作物,对于种植水果的区域开展例行取样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压实属地责任,在春种秋收等关键节点开展巡查检查。

二、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农业监管

(一)严把质量关。农药和化肥是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粮食供给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对于农户使用的农药、化肥,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后,才允许进行销售,总体来说对土壤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有机肥,市农业农村局每年会对商品有机肥供应企业的产品进行随机重金属检测,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我区选取经市级认定的商品有机肥企业作为供肥企业,并按照150元/吨的标准对购买有机肥的农户进行补助。

(二)落实技术措施。生态农业是高质量农业发展的方向,为更好发挥肥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减少肥药造成的消极影响,做到科学用肥用药,我区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近些年来我区每年取土测土300个,以了解我区耕地地力情况,做到精准施肥。二是发布主要农作物肥料主推配方,通过在农资店张贴海报以及向农户发放化肥定额施用建议卡的方式指导农户科学用肥,并按照400元/吨的标准对配方肥进行补助。三是积极实施农药监控工程,通过完善病虫情监测网络、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物农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以及创建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等一系列工作,实现农药科学施用。

三、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意识

我区多部门联合,借助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周主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一)积极开展群众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每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监管执法人员进广场(商圈)、进企业、进村社、进学校,通过设摊咨询宣传、举行讲座、设置展板、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为方便群众学习了解,聚焦重金属超标等各种食品安全风险,印制食品安全宣传手册、读本或三折页等宣传资料,介绍重金属超标等风险的危害性及相关防范知识,并通过各种途径向群众发放。线上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刊登相关科普文章,宣传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开展相关培训3场,受益150余人次;宣传活动2场,进基地、进市场,有效提高生产主体安全施肥用药、绿色生产意识,让群众对农产品安全有了新的认知。

(二)督促指导企业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督促指导企业加强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工作,不购进重金属超标的粮食和其他食用农产品,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四、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海曙标准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制定年度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与农药残留速测。2024年共完成区级例行抽检199批次,合格率98.5%;监督抽查284批次,问题发现率1.76%。不合格情况处置率100%。完成农残速测5772余批次,合格率100%。农残超标、合格证等农产品案件结案4件。

(二)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聚焦水稻、蔺草、葡萄等区域主导产业,区农业技术专家牵头制定20个相关生产技术规程,设计印制24个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覆盖种植、畜禽、水产品种。以从事种养殖活动为主的初级农产品生产主体为主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从生产环境、农资管理、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严格把关评审。海曙区获得C级以上评审结果的主体25家,其中B级5家。

(三)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以“绿色食品”为重点,培育环境友好、生产规范、产品优质的农产品品牌,我区有绿色食品23个,有机农产品7个中绿华夏认证的有机农产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古林蔺草”、“浙贝母”“它山堰白茶”纳入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强对于受污染耕地的管控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持续推进肥药科学施用,发挥好肥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海曙绿色优质农产品。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土壤安全治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宁波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4日

(联系人:董作珍;联系方式:8929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