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两周的2025年度宁波市小学生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落幕,古林镇布政小学获得男子甲组冠军,石碶街道江上小学获得男子丙组冠军,这也是海曙区学校首次在这两个组别取得冠军荣誉。其中,古林镇布政小学还将代表宁波市小学男子甲组参加“ZSFL浙江省第十六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总决赛。
古林镇布政小学
时间拨回2017年,“当时全校只有一个简易的足球场,体育设施设备也不太齐全,孩子们只能囿于简陋的环境。”体育教研组陈鑫斌老师回忆道。学校班子提出,要以足球为突破口,打造特色素质教育品牌。经过多年的蓄力累积,学校于2020年申报并成功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年,区教育局投资建设的5人制笼式足球场落地,更是让学校倍受鼓舞。
“我们不是要培养职业球员,而是让足球成为育人的载体”,学校相关负责人说,这一理念迅速转化为行动:学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校长挂帅,副校长主抓,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全员参与,并将足球纳入校本课程,在体育教学器材方面,不论器材的种类还是器材的数量上都充足配备。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一套严密的“足球生态系统”逐步成形。翻开学校的制度档案,《足球技能评价标准》《校队训练管理制度》等十余项文件细致到器材维护、意外伤害处置流程;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大课间足球活动、每学期班级联赛……足球逐渐成为这所布政小学一个鲜明的标签。
学校1-6年有每班都有自己的球队,孩子们自己取了队名,提出了口号,选出自己的队长。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校外足球机构组建了甲、乙、丙三个组别的校队参加区级和市级足球联赛。“足球教会了孩子们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班主任徐培琴老师深有感触。这种“金字塔”梯队模式,也为中学和区队输送了大量足球人才。
如今,布政小学的足球文化已溢出绿茵场:教室里的“世界杯”主题手抄报、数学课上用射门角度讲解几何、语文课上的“足球精神”征文……足球给了孩子看见世界的另一扇窗。
从零基础到全市冠军,布政小学的故事没有“天才逆袭”的浪漫,有的只是制度化的坚持与细节处的匠心。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冠军不是终点,我们想证明,只要有足够的阳光,每一颗种子都能野蛮生长。”“让足球影响孩子一生”,或许,这才是“校园足球”最本真的意义。
石碶街道江上小学
“比赛一开始,队员就迅速进入状态,但对手吸取了上一场的失败经验,采取了全新的战术,战况一度十分焦灼,好在队员冷静应对踢进了第一个球,一下子稳住了‘军心’”说起决赛当天的场景,学校副校长廖平依然十分激动。这不仅是学校足球队组建2年来收获的最高荣誉,也是海曙区学校首次在这个组别取得冠军荣誉。
作为一支组建仅两年,实际训练一年半的“萌新”足球队,江上小学男子足球队的夺冠之路十分不易,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晚两练,一周十练,队员们训练十分刻苦,“在比赛中,我们的队员从身型上是存在劣势的,不是很高大的类型,但他们的灵活度很高,能跑敢冲,平时训练也很少见到他们喊苦喊累,也正是这样的毅力和品格,为他们铺就了冠军路。”廖平介绍。
近年来,江上小学一直持续探索足球特色教育,不仅拥有一片8人制足球场、两片五人制足球场,还配备了专业的足球教练团队,这些教练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足球兴趣和基本技能,从最基础的带球、传球、射门练习,到战术配合的讲解与演练,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足球。
虽然学校设有足球队,但这项体育运动并不专属于这一部分孩子。目前,学校已将足球教学纳入日常体育课程,每周都会安排每个班级上足球课,由专业的足球教练进行授课,从基本的足球技巧到战术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和意识。
家长们的支持度也越来越高。如今,全校几乎每一位孩子都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足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还能让学生们在足球运动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面对挫折。”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也将持续丰富足球教育形式、拓展足球教育内涵,以更有趣、有意义的方式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