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小龙虾开捕上市!
时间:2025-04-30
16:57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全媒体记者张昊桦 雷皓方 通讯员倪雨辰
取笼结、收虾笼……临近五一,稻田小龙虾大面积上市。
在鄞江镇它山堰稻虾养殖基地内,海曙区种粮大户吴卫峰和工人每天需要拉起50余笼小龙虾,随即运送到分拣区域进行称重、分类、打包、装箱、运送,保障供应批发商、散客以及周边餐馆。
“这种虾个头大,壳的软硬刚刚好,这肉质肯定好。”吴卫峰随手拎起一只刚刚捞上来的小龙虾,乐呵呵地展示。他还说目前本地稻田种养小龙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批发价在25—30元一斤,“虾—稻—稻”模式下的小龙虾主打规格大、肉质鲜美,备受食客喜爱。
据悉,海曙区的“虾—稻—稻”模式是在保障海曙粮食生产面积的同时,增加农户亩均收益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今年已是第二年。这种模式打破宁波地区常年“两季稻”限制,增加一环小龙虾的养殖。在稻田闲置期间,田内的水草、虫卵等可以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饲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会成为后续早稻生长的肥料。
“以往很多食客都觉得小龙虾喜脏,但好的水质同样可以培育肉质更鲜美的小龙虾。”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农艺师潘凌洁表示,目前,全区共有6户种粮大户在尝试“虾—稻—稻”种养模式,农艺师除了为他们答疑解惑外,对大户的养殖水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严格把控农药化肥的使用。
去年,海曙通过“虾—稻—稻”模式,稻田养殖每亩新增产值5000元,病虫害发生明显低于一般种植模式。今年,海曙区的稻田小龙虾养殖面积1000余亩,平均亩产在150—160斤左右。下一步,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的农艺师们将尝试在“虾—稻—稻”模式上开展“两虾两稻”模式(即“小龙虾—小龙虾、早稻混养—晚稻”),让农田化身"聚宝盆",进一步提升海曙农业的亩均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