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716/2025-90052 | 组配分类: | 工作信息 |
发布机构: | 古林镇 | 发文日期: | 2025-02-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喜报!近日,古林镇蜃蛟村获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蜃蛟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西郊,是古林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级数字化农业园区的核心,集精品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新业态培育、美丽农业展示、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个,还拉动了2.3万人的就业,并带动了4.5万户农户的发展,成为海曙区城乡高度融合的标杆区。同时,蜃蛟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南宋丞相魏杞和明朝尚书闻渊都曾在此居住,留下了众多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遗迹。此外,蜃蛟村还是“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重要传承基地,该系统是宁波唯一入选的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蜃蛟村的米食文化源远流长,已连续八年举办古林米食文化节。近年来,蜃蛟村已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包括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慈善村、省文化示范村、省3A级景区村庄、省“绿化示范村庄”、市全面小康村、宁波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宁波市“模范集体村”等。
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情况
蜃蛟村积极推进“浙里未来乡村在线”落地,已上线数字驾驶舱,按照“三化九场景”要求,数据录入完成率达100%,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并通过省级审核。
创新推出米食体验馆、蜃蛟村一老一小场景两大特色模块的融合应用、大田万亩粮田种植基地在“农场驾驶舱”的电子大屏上,万亩粮田一目了然,实时滚动显示气象、虫情、土壤等相关数据,通过数据监测实现了生产智慧化管理;完成智慧停车场数字化改造,让科技融入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色指标“一老一小”场景建设
“一老”场景:
蜃蛟村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交、娱乐活动需求,并提供一般性照料服务。有村卫生室,能为老年人提供常态化基本医疗、慢病管理服务,并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监测健康动态。有老年食堂,能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助餐,对70岁以上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此外,村内还对60岁以上老人提供理发、家政、血糖血压测量等志愿服务,对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提档升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完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老人住房设施和公共场所,在独居老人家里部署居家安全设备,建立居家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利用无感的物联网设备监测村内老人、残障人员安全,做好对健康的统一管理。老年人、子女、村委工作人员、服务机构共同参与,为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生活体验,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一小”场景:
蜃蛟村现有儿童之家、室外儿童活动区2处,能满足幼儿阅读、游戏等活动需求。村内的古林镇蜃蛟幼儿园为幼托一体园,能使学龄前儿童享受等级幼儿园教育覆盖,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提升儿童之家服务功能,完善“小候鸟”儿童驿站的功能建设,建立蜃蛟村儿童档案,积极推进数字育儿平台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照护机制,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村里志愿者的力量,开展成长发育检测、幼儿托管、课外辅导、育儿指导、兴趣培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特色创新情况
发动乡村振兴引擎,让乡村产业“旺”起来
借助蜃蛟村的区位优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临空经济,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空港田园水乡,丞相尚书故里”形象定位,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衍生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发展特有的传统家训文化和农业体验研学产业,滚动发展古村落乡村游,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康养、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田园新乡村。
多村联建片区化打造,让乡村文化“活”起来
充分发挥蜃蛟村的地域优势,与第一批未来乡村茂新村和同样历史悠久洁美村落仲一村联片打造,实现农文旅系列资源要素的共享,打造未来乡村示范区。创新性建设米食文化体验馆、乡村咖啡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传承蛟龙禅寺历史,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禅宗等特色美学,让乡村文化“活”起来。
打造乡村IP,让乡村旅游“热”起来
激活闲置农房,整合了闻江岸-石马塘两岸的6户7间共计200平方左右的闲置农房空间,采用公司+村集体共同开发模式,引入微旅游相关业态。依托蜃蛟·席乡水韵风情水上乡村舟游环线,打造乡村IP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做好宣传推广和营销工作,提升品牌乡村的附加值。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文创类企业进村发展,构建农事体验研学品牌,发展微度假经济,着力打造出独具海曙特色的共同富裕新时代未来乡村样板。
未来,蜃蛟村将继续“空港田园水乡,丞相尚书故里”的形象定位,努力将蜃蛟村打造成一个乐居、乐业、乐游的未来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