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699663X/2025-8943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人社局 发文日期: 2025-01-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工伤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展示
时间:2025-01-17 11:11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工伤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以来,我局在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整改举措,推动行动取得成效。2024年全年认定工伤2705个(建筑工伤764个,工亡22个)。同比去年认定工伤2915个下降8.03%。(建筑工伤同比去年784个下降2.55%,工亡同比去年24个下降8.33%)。构建工伤“1+N”联动协作模式项目成果获省人社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批示肯定。

  一、加强谋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局层面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分管负责人和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工伤、基金监督、信访、劳动关系、社保、劳动监察等科室单位力量,形成整体推进工作格局。同时与纪检监察组多次沟通,制定细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成员职责分工,推动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即时启动实施。省市专项治理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区级层面和镇(乡)街道层面的动员部署会议,传达上级有关专项治理行动精神,明确工作要求,压实各方责任。三是设置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专项治理行动举报电话,安排专人接听受理,广泛接收社会和群众举报线索。目前接到涉及用人单位未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投诉28件,现已全部处理完毕。

  二、聚焦关键环节,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开展自查自纠。对省、市下发的1851条数据进行核查。工伤经办业务方面:工伤发生时间早于参保时间或参保当月发生工伤256条、当月参保当月中断的单位和人员信息212条、工程建设项目人员备案经办时间晚于工伤发生时间的信息356条、“未参保、先开工”、“只施工、不参保”情形的疑点数据163条等,核查数据均无误。工伤认定业务方面:核查反馈2020年至2023年有关工伤的信访数据238条,未发现漠视群众利益情况;2004年至2023年参保工亡及视同工亡认定数据253条,确认海曙区139件案件的原始档案,剩余114件为鄞州区认定,认定人员与结论一致。核查疑似工伤保险待遇未支付到单位账户业务数据1条、参加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后5日内即发生工伤案件业务数据54条、一人多次工伤业务数据57条,核查情况均无误。二是规范工作程序。出台《关于加强海曙区工伤保险过程化管理的实施细则(试行)》规范性文件,聚焦岗位设置、人员管理、业务规程、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待遇支付、风险防控等重点环节,建立完善岗位相制约的管理机制,确保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行动期间因规范高效的工作作风收到企业感谢信1封。对工伤疑难案件,建立内部科室、单位联动讨论分析机制,加强案件指导研判;对工亡等重大案件,制定统一调查标准,首创领导集体讨论机制,在吸纳法律顾问意见,并经工伤、社保、法制三位分管领导集体讨论形成初步结论后,报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三是加强审计核查。积极接受省市人社部门的审计核查,在市工伤保险“清风行动”和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回头看”行动中,55个工亡档案案卷和9个1-4级工伤伤残等级认定案卷被检查;在省对市工伤领域审计工作中,73个认定案卷被审计核查,其中工亡24个、建设项目案件36个。100个工伤待遇结算档案被审计抽查。

  三、强化力量协同,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建立集体约谈和联合调处机制。对4家2023年度发生三起以上未落实实名制考勤建筑工伤的总包单位及其劳务分包单位进行约谈,并下达整改要求;联合住建部门约谈2023年度工伤发生率前十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要求其加强安全生产措施,切实降低项目工伤发生率。加强与司法局、法院、法律援助律师等方面的沟通会商,提升工伤案件联合调处实效,调解成功率从62%提升至71%,调解解决工伤纠纷485起,涉及金额3225.47万元;二是建立联动检查机制。根据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工作专班抽调局科室骨干力量组成5个小组,对照12个问题清单,在5-6月集中开展专项督查检查,抽查工伤认定案卷、工伤待遇支付案卷各100个,检查企业参保情况28家,实地检查工伤高发企业(建设项目)6个;三是建立联合打击骗保机制。前端加强政保联合,依托第三方保险公司协助调查建设项目工伤,在全市首创建设项目工伤认前公示制度,制度实行以来已在225个建筑工地张贴发布578份建设项目工伤认定公示文书,涉及986个申请工伤案件;中端联合卫健部门,针对建设项目骗保疑点案件,开展受伤职工发生事故时间前推1个月就诊记录核查比对;末端联合检察院,建立社保基金监管保障合作机制,做好骗保案件移送公安批捕工作。目前,经公示举报发现一起建设项目疑似骗保案件,已在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环节撤销工伤认定重新调查,阻断工伤保险基金损失约15万元;经比对卫健部门数据,发现1起工地施工人员瞒报首诊记录涉嫌骗保案件,已在工伤待遇支付之前撤销工伤认定,阻断工伤保险基金损失约5万元;接到公安机关线索移交,发现1起偷盖公司公章,用单位名义申报,以伤代病伪造工伤事实的涉嫌骗保案件,已在工伤调查环节主动申请撤销工伤认定,阻断工伤保险基金损失约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