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两河口镇:白蜡如飞雪 振兴产业路
时间:2024-08-28 17:23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8月下旬,记者跟随喜德县两河口镇三合村村民马海有色行走在三合村的乡间小路上,一片翠绿的女贞树叶上,有几粒红色的小点,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据马海有色介绍,这红色的小点就是白蜡虫的虫种。

蜡虫产业是两河口镇的特色产业,也是凉山州唯一的蜡虫产业基地,三合村是当地蜡虫产业发展的一个范本,其种养蜡虫的历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如今,在“海曙-喜德”东西部协作的大力帮扶下,这一古老产业正在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40828111950.jpg

白蜡虫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雌虫育种,称“种虫”,雄虫泌蜡,称“虫蜡”,又称白蜡。白蜡虫所分泌的白蜡为中国特产,广泛用于化工、航空、国防工业、医药等领域,是一种天然、宝贵的原料,经济价值很高。

微信图片_20240828111954.jpg

三合村海拔2200米,紧邻孙水河,日照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蜡虫树的生长。“在我的记忆里,我爷爷辈就开始种了。”像马海有色,三合村有不少家庭世代在养蜡虫。目前,全村共有蜡虫树六万余株,从种植蜡树、枝丫修剪、选择虫种、虫种挂树、采摘时节,再到蜡虫销售,形成了完整的种植体系。

然而,在传统种养模式下,村民所培育的蜡虫偏小,品质不高,产品价值低,农户增收效益不明显。不仅未能给蜡农们带来丰厚的收入,蜡虫产业还反而愈发到绝迹的边缘。针对这个问题,海曙区积极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创新联农带农路径,投入980万元协作资金,建设规模化的蜡虫产业基地等,帮助打造两河口蜡虫产业园,拓展、健全蜡虫产业链,降低蜡虫产业发展风险,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带动能力,提高农户收入。

随着项目建设高歌猛进,蜡虫产业正焕发蓬勃新动能。自产业园项目开工以来,共修建两座生产桥、5070米的产业道路和产业小路,提高园区交通运输能力;建设水肥一体化生产区域1000亩、600方蓄水池7个,解决园区旱季用水难问题;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仓储物流加工中心,方便农户采摘蜡虫后集中处理、售卖、运输,提高蜡虫生产效率、产出蜡虫的成活率。

此外,在海曙区穿针引线式的支持下,由本地种植大户牵头成立蜡虫产业生产协会,前往峨眉、云南等地学习,引进优质虫种,组织村民种养蜡虫,学管理、学技术。目前,凭着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两河口镇探索出轮换养虫的新种养模式,既控制了每年采购种虫的大额开支,也保障了蜡农们年年丰收,在节约采摘成本同时提高了蜡虫品质、产量。同时,积极对接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其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林业剩余物肥料化利用技术示范与推广”科研项目,解决蜡虫树树枝回收利用问题降低了肥料成本。

微信图片_20240828111735.jpg

据喜德县两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喜德县两河口镇种植女贞树40余万株,按50株一亩计算,全镇女贞树种植面积达8000亩,全镇蜡虫平均每年出产10万多斤,广销湖北、湖南、云南、贵州以及川内的峨眉等地。“仅蜡虫这一产业,每年就为当地老百姓增收1000多万元。”

不止于此。在两河口镇的规划中,未来,依托欣欣向荣的腊虫产业,聚焦农家乐、民宿、研学旅行等新兴产业形态发展,发展虫树下阉鸡共养、林菇共育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加速农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