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照亮生命的灯丨千里之外过医师节 聚焦援川帮扶的海曙医生们
时间:2024-08-19 17:19 来源:海曙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疾病是生命中的黑暗,医师如灯照亮生命:他们执着于医学的殿堂,倾注一生去守护健康和生命;他们以医术为刀、仁心为箭,将病痛与疾苦斩除。

正是因为有这些伟大的医护工作者,以执着与勇气书写着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故事,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即日起,我们特别推出“医师,照亮生命的灯”专题报道,想把整屏的“聚光灯”留给他们,感谢他们的付出,善待他们的辛劳。


医师,照亮生命的灯丨千里之外过医师节 聚焦援川帮扶的海曙籍医生们

全媒体记者张昊桦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记者联系了一批海曙医生,他们在千里之外的结对帮扶地区凉山州喜德县,为当地百姓的健康“站岗”。

按照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安排部署,2022年以来,海曙区5家医疗卫生机构已累计选派11名医生到凉山州喜德县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帮扶。目前,还在喜德县帮扶的海曙医生有5人,这个医师节,他们将在他乡度过。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552.jpg

上午10时,在第一通电话未打通后,记者重新接到了在喜德县人民医院帮扶的海曙籍医生汪磊的回电,原来几分钟前,他和他的团队才完成一场骨科手术。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543.jpg

“早上已经收到过海曙区卫健局、海曙区人民医院的远程慰问,喜德县人民医院院方对我们也有慰问,不过节日当天,我们依旧是坚守岗位开展医疗帮扶,为当地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治疗服务。”汪磊表示,自己已经抵达喜德县帮扶工作大半年了,目前基本适应了。日常工作中,由于当地老百姓以说“彝语”为主,当地的医生也会协助翻译。在谈及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汪磊提起了上周的“六指孩童”的病例,由于多指畸形的情况罕见,自己和当地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终为这名孩子成功实施了桡侧多指畸形矫正手术,帮助他摆脱了多年的自卑心理,重拾自信的笑容。医师节当天除了鲜花和掌声外,最令他感动的就是来自这名孩子家属的感谢了。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547.jpg

整场视频通话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汪磊同时召集了在同一家医院帮扶的四人,分别是妇产科医生施佳楠、放射科医生夏玲燕、内科医生郑胤波、妇计检验科医生虞辉,五人刚见面就相互调侃到:“好久不见”“你怎么忙到人影都看不见”“到喜德县后,平时人忙到凑不齐,今天格外整齐!”……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617.jpg

施佳楠说,自己和汪磊是同一批抵达喜德县的,帮扶工作已半年有余,这边的老乡们热情淳朴,虽然他们生活条件艰苦,资源匮乏,但却没能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自己不知不觉中被他们感染着,慢慢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尽力帮助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为喜德县人民解除疾痛的折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602.jpg

“这段时间确实太忙了,甚至和家人视频电话都不多,他们也怕打电话影响到我工作。今天医师节,我打算抽点时间,给家人打一通电话报个平安。”夏玲燕说,自从海曙区人民医院和喜德县人民医院的影像诊断中心从“线上”打通后,确实忙到不可开交,每天有大量的患者影像资料需要上传,并且要帮助两地医生团队连线并研讨后续治疗方向。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607.jpg

“来到青山怀抱、牛羊成群、绿草如茵的小县城里工作是一次特别的历练,说心里话还是挺喜欢这里的。”郑胤波说,自己愿意在短暂的3个月里,为喜德人民的医疗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光和热!

微信图片_20240819114622.jpg

虞辉表示,自己时隔三年又回到喜德县,像是回到“第二故乡”。虽然当地医疗技术还相对落后,但当地医务人员对于知识的渴望让自己印象深刻。“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我会尽我所能,为所在的检验科发挥自己最大的专业能力。”

医者仁心、不忘初心。这批在喜德县帮扶的海曙籍医生,带着医者的使命,在他乡以精湛娴熟的诊疗技术,全心全意为结对地区百姓的健康服务,书写着一个个点亮心灯的感人故事,切实弘扬医者“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实现“海曙-喜德”东西部协作作出积极贡献。

今天,向包括在喜德县帮扶的海曙籍医生在内的所有坚韧笃行的医者致敬!“祝你们医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