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延续12年传统,“海之梦”开放1500余个职位,共赴实践之约
时间:2024-07-24 10:10 来源:党建综合办公室 浏览次数:

超市理货员、小小咖啡师、医院导诊员、垃圾分类引导员......本周,随着海曙区“海之梦”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火热开启,辖区1500余名学子在暑期踏入“职场”,成为了一名“打工人”,奔赴各个岗位“打卡上班”。

抓药、捣药,小药师感受国粹魅力

上午8:40分,来自宁波市翰香小学的胡皓轩来到了位于天一广场的宁波国医堂。刚刚“入职”的他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没找到机会学习尝试,“‘上班’第一天有一点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终于有机会能亲手触摸这些药材了!”

与胡皓轩有所不同,仇钇心的家中就有人从事中医行业,她的奶奶时常教她辨认药材、了解功效。仇钇心告诉记者,希望这次能把自己学习到的中医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国医堂,与胡皓轩、仇钇心一同“入职”的还有10余位同学,他们将在未来一周跟随自己的“导师”,学习相关技能,并参与到药房的日常的工作中,如导引、抓药等。

“导师”张箐箐在中医药行业已经深耕10余年。当天,她和药房工作人员一起,带着几位“职场新人”深度学习药材知识,示范抓药、包药、碾药、捣药的操作流程,手把手指导孩子上手操练。

学习结束后,“职场新人”陆可馨就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恰逢有一位市民前来就医,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找哪位医生,陆可馨立刻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并将她带到了对应的诊室。

为护航孩子们的“海之梦”之行,江厦街道关工委护航工作室的18名银发五老志愿者全程护航,保障学生安全、有序经历真实的职场体验。

研磨、冲泡,做咖啡也是做公益

“您好,您点的拿铁好了,尽快喝哦!”在南门街道万安社区乐活老闺蜜咖啡馆内,来自东恩中学的周依正在咖啡台前有条不紊地为客人制作咖啡,冲泡手法相当娴熟。

“研磨的咖啡一定要先压实……”现场,周依向记者展示了如何快速制作一杯Dirty,“我自己很喜欢喝咖啡,也会在家里琢磨怎么制作咖啡,所以就首选应聘了咖啡师这个岗位,希望通过这次经历,可以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

同样“入职”咖啡师的徐紫菡告诉记者,自己了解到这是一家公益咖啡馆,每杯咖啡只卖9.9元,所有的收入都会纳入社区共富基金,用于社区建设,希望在暑期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区作一点贡献。

170余个实践基地、1500余个职位,在创新中擦亮金字招牌

其实,在海曙,这样的职场体验每年都会如期展开,今年已经是“海之梦”连续开展的第12个年头。

在“海之梦”活动开展的前几年,实践基地多为银行、社区、幼儿园、医院、超市、图书馆等,实践岗位主要是“大堂经理助理”“医院小导医”“小小图书管理员”“幼儿园小助教”“小小理货员”“社区文明巡查员”等。

12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不少新兴行业进入视野。为此,区教育局持续整合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不断挖掘新的社会实践基地,吸纳社会实践指导师,引导学生在参与角色体验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鼓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走向社会、体验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目前,已开发了咖啡馆“小小咖啡师”、派出所“小小警员”、非遗工坊“小小非遗传承人”、应急中心“小小消防员”、地铁“小小秩序员”等诸多新岗位。

今年,“海之梦”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设置有170余个实践基地,涵盖银行、超市、幼儿园、餐厅、社区、图书馆、博物馆、药房、书店、地铁站、医院、电影院、居家养老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为孩子们提供了1500余个职位,其中不乏警员、咖啡师、禁毒宣传员、汽车南站“雷锋志愿岗”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岗位。

“最早主要由镇(乡)街道统一举办线下招聘会,陆续实施过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学校自主岗位选择等方式。今年创新招聘会形式,以东恩中学作为试点,让‘招聘会’走进校园,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应聘岗位,今后计划逐步将该形式推广至全区。”区教育局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科负责人尹黎介绍。

作为海曙区暑期社会实践的金字招牌,“海之梦”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2年来的探索与积累,为海曙区的学子们提供了走进生活、融入社会的宝贵机会。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生活中学习,再让学习回归于生活是“海之梦”的初衷,主要鼓励学生在更贴近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成长,也期望在“海之梦”的引领下,能够形成一个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