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济参考报》关注海曙基层青少年科普工作,报道暑期海曙区梅园社区的“21世纪车间”如约开课。2020年以来,这里已举办动手又动脑的“科普实践课”30多堂,为近千人次参与者种下科普种子。
原文如下:
“车间”里的暑假“第一课”
室外骄阳似火,室内“乒乒乓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梅园社区的“21世纪车间”里,28个孩子拿着橡胶榔头敲得火热。
这个“车间”,是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陈少华和附近小朋友们的“秘密基地”,2020年开办以来,这里已举办动手又动脑的“科普实践课”30多堂,为近千人次参与者带来了欢声笑语。4年耕耘,一颗颗科学和好奇的“种子”在童心中种下,在时光和爱心的浇灌下发芽、成长。
近日,“车间”迎来暑假里的第一堂课,8时出头,就已经有小朋友早早到场,兴致勃勃等待开课。这天,陈少华带来的“新奇玩意儿”是“神奇的全息投影”,而28个参与名额,早在两周前的接龙报名中,不到3分钟就被抢光。
这是一个“造梦车间”。木片、亚克力板、榔头、热熔胶枪……简简单单的几种素材、几样工具,经过一番组合拼装,一个能够将平面视频转化为三维影像的“全息投影仪”就完成了。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木片之间的铆合、亚克力板的固定,对于平日里不常动手的小朋友们来说并不容易。有小朋友在撕下亚克力板覆膜的步骤就遇到了难题,向老师求助。
“我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一辈子。如果一头撕破了,那就从另一头再来。加油!”陈少华既鼓舞,又“激将”。从遇到挑战时的愁眉苦脸,到完成作品后的喜笑颜开,在他看来,每一次挑战自我,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长。
“车间是实践、劳动场所,实践出真知,在这里能磨炼动手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掌握知识,是陈少华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也是他把教室命名为“车间”的原因。
虽然公益科普课为每月一次、每次90分钟,陈少华总要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备课、准备教具,本职工作并不轻松的他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放在了“车间”上。在这里,摸高器、对讲机、物联网智能小车……一件件手工作品播撒了科学的“种子”,也丰富了课余时光。
努力迎来回报,除了课程备受好评,有的“种子”已然长出“小苗”。从这个“车间”走出来的学生,有的获得了浙江省创新大赛二等奖,有的获得了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宁波市一等奖。就在几天前,“车间”学生的发明——“自动收作业机器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这让陈少华十分欣慰。
“21世纪车间”的公益免费课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带动了家长们的热情。总有家长主动报名来课堂上做志愿者,担任助教工作。
“在这里,孩子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科学思维,我们在学习科普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志愿者、学生家长周文平介绍,每次开课,想要来当志愿者的人都很多。
“车间”也汇聚了当地各个部门的支持。在海曙区政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属地街道以及民进海曙区基层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车间”成为科普教育的“新阵地”。
“一个人力量有限,依靠团队和集体的力量才能把科普工作做大、办好。”陈少华介绍,“21世纪车间”直播课已经上线,暑期的“一日夏令营”也在筹备中,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让科学和好奇的“种子”更广泛播撒。